第207章 进入灵魂的旋律

珍妮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枚石子投入深潭,在丁元英心底激起层层涟漪。她没有看酒杯,目光直直地落在他脸上,那双灰绿色的眼睛里藏着多年未说出口的话。

“有吗?”丁元英重复了一遍,语气依旧平静,仿佛在讨论天气。

窗外,柏林的夜色正缓缓沉降。街灯沿着哈弗尔河岸连成一条流动的光带,映在水面上,被微风揉碎又拼合。远处传来几声犬吠,还有不知谁家孩子在阳台上笑闹——那是属于这座城市最寻常不过的声响,却在此刻显得格外清晰。

他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红酒,舌尖泛起一丝苦涩与果香交织的味道。

“我不是躲你。”他终于开口,声音低缓,“我只是……清楚自己该站在哪里。”

“那你现在站对了吗?”珍妮问。

这个问题让他怔了一下。

他望向窗外,思绪却不自觉飘回二十年前。那时他还年轻,刚从柏林洪堡大学毕业,意气风发,满脑子是技术革新与哲学思辨。珍妮是他实验室的搭档,两人曾一起熬过无数个通宵,调试第一代音频算法模型。他们之间有过默契,有过心动,甚至有一次在雪夜里相拥取暖时,几乎就要越过那道界限。

可他退了。

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他太明白:有些路一旦并肩走得太近,就再也无法回头。

“你从来都不擅长回答这个问题。”珍妮苦笑,“你总是用逻辑绕开情感,用理性压抑本能。可人不是机器,丁元英,我也不是你的‘归音Ⅲ’,不需要你去解构我的频率。”

她的声音微微发颤,但没有愤怒,只有一种长久等待后的疲惫。

丁元英放下酒杯,手掌轻轻盖着杯沿。

“你说得对。”他轻声道,“我不擅长表达。我曾经以为沉默是最深的理解,后来才发现,有时候不说,就是永远失去。”

他停顿片刻,看向她:“我记得你最喜欢春天的波茨坦广场,樱花落下来的时候,你会把耳朵贴在地上,说想听花瓣触地的声音。那时候我就在想,这个世界上,大概只有你能听见寂静里的旋律。”

珍妮一愣,眼眶忽然有些发热。

“你还记得这些?”

“我都记得。”他说,“只是我一直以为,记住就够了。直到小丹告诉我,爱不是藏在心里的事,是说出来、做出来、日复一日坚持的事。”

房间里安静下来。

窗外的风穿过半开的窗缝,吹动了桌上的纸张,一张打印出来的声波图谱轻轻翻起一角——那是上周一位盲人诗人带来的朗诵录音转化而成的图像,像一片舒展的树叶脉络。

“你知道吗?”丁元英继续说道,“‘归音计划’最初的设计理念,并不是为了还原真实的声音。它真正的起点,是我第一次听到小峰哭的时候。”

珍妮抬起头,认真听着。

“他在医院出生那天,哭声特别响亮。我站在产房外,隔着玻璃看他小小的身体蜷缩着,脸涨得通红。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听见一个声音的意义,它不来自理论、数据或算法,它是生命的宣告。”章节内容缺失或章节不存在!请稍后重新尝试!章节内容缺失或章节不存在!请稍后重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