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的大气层燃烧了起来并发出了奇异的炫彩光芒,地表就像遇到了一个巨大无比的铲车被齐齐地推出了一个宽约1200公里、长约2000公里、高约30公里的异常平整的大峡谷。
火星约五分之一的区域惨遭焚毁,又变回到了不毛之地。
人类的损失也异常惨重,超过三分之一的定居点被彻底摧毁,甚至连痕迹都被抹去了。
无数幢建筑、数以万计的各类工矿、农牧工厂及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化为了一堆堆齑粉,与火星的红褐色沙土一起被永久地混合、尘封在了地表之中。
不幸中的万幸是,早在人类准备动用反物质武器攻击泰伯星人的入侵舰队之前,威尔顿就下令位于对峙星域正对面的所有火星定居点的人员必须在攻击发起前6个小时内,全部进入就近的地下避难所,以躲避这次反噬之战。
威尔顿的未雨绸缪和果断决策来源于地球联邦星际武装力量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冼锋的建议和情报支持,最终,避免了重大伤亡。
尽管火星领地约五分之一的基础设施惨遭彻底焚毁,但有幸于只有少量的人员伤亡,其损失程度还是可以接受的。
在威尔顿的设定中,此次损失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它是实现“铺路者”计划的必要一环。
在人类拥有武器级反物质武器之前,人类无法对泰伯星人实施足够的战略威慑,反而长期遭到对方的大规模入侵和肆意凌辱。
这一切源于敌我双方军事科技的先进程度及武器代差。
现在,人类拥有了反物质武器,军事科技及武器代差在该领域内被急速缩小,使得人类拥有了制衡泰伯星人的终极大杀器。
特别是在动用反物质武器的意志上,人类拥有超凡的胆略和无可匹敌的战略思维,有力地破解了泰伯星人拥有反物质武器却不敢贸然使用的取舍悖论。
尽管人类也遭到了反暗物质武器的反噬,尽管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却向泰伯星人、暗物质人传递了一种宁死不屈、不惜一战的决战信号。
攻击发生后3小时,硝烟还未在火星表面散去,威尔顿总统就向泰伯星人发送了一则“共存声明”。
声明如下:人类遵守与泰伯星人在多年前所签署的新《和平协议》,也会切实遵守并履行协议中的相关条款,人类承诺将在42年后全体撤离火星并将该星球完整地交予泰伯星人。
众所周知,人类诞生于太阳系,太阳系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39年后,人类将整体撤离火星,然后移居到木星的第二颗卫星——木卫二。
此后,人类与泰伯星人将共享太阳系并以木星为界,即人类拥有含木星以外的外太阳系所有天体,泰伯星人享有木星以内的内太阳系所有天体。
彼此之间和平共存、互不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