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传媒……希望这是我最后一次出手。”
他轻声自语道。
……
太昌发射基地。
“陆院士,国外的一些媒体已经在借此报道,尤其是nasa,跳得最欢,无不在说我们飞天计划已经宣告失败。”
任邛教授不满地说道。
陆正国摆摆手:“先不管他们,杨渊和启明星项目组已经到了。我们到会议室,商议合作制造航空器的可能性。”
门外走进来杨渊、刘亦雪等人。
任邛眼睛一亮,笑道:“好小子!没想到这次要靠你们救急了!”
他连忙带项目组进会议室。
飞天计划这边的核心人物也很快到场,大多是年岁40以上的教授。
“陆院士,现在情况紧急,我们已经等不及了。现在这个启明星项目真的能起作用吗?这可不是玩笑的事。”
“是啊!启明星项目听都没听说过,我临时查了一下,是天问4号的子项目,到现在还没有应用,真的行吗?”
“要么还是按原计划行事?”
“……”
一堆教授还没开始就质疑了。
这也不怪他们,毕竟杨渊等人的资历摆在那里,启明星现在又是负面新闻缠身,还有天蜈、天音在诉讼索赔。
正常人都信不过他们。
“安静。”
陆正国的一句话就令他们闭上嘴巴,然后说道:“现在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与启明星商讨合作可行性,并以最快的速度验证追上‘飞天号’的可能性。”
显然,他相信杨渊。
众人大眼瞪小眼,没说话。
杨渊感激地看一眼陆正国,然后面向众人说道:“各位都是科研界的前辈,启明星能不能有帮助,不如听完再看。”
“亦雪,接上投影,我们为各位前辈介绍一下启明星项目的内容。”
刘亦雪带了笔记本电脑过来,与一名工作人员对接,很快投上屏幕。
“启明星项目是天问4号的一部分,来源我就不详细说明了。项目研究的核心内容,就是抗震、传感、超大负载、流体飞行和可回收等航空器技术。”
杨渊指着投影,一项项介绍。
初时,各个教授还不在意,但是当杨渊讲到航空器的安全、速度、成本等全方面取得突破,他们终于脸色变了。
“这……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
“如果这是真的,那我们追上‘飞天号’将……将成为可能啊!”
“飞行的速度、效率大幅度提升,成本则大幅度下降,这不可思议!”
“……”
他们再次看向会议桌前的杨渊,眼神里已经带上一种前所未有的神采。
他们预感到……
这个年轻人正在带来希望!
“除此之外,这是我们配合新型航空技术研发出的控制系统,支持内嵌在原有的动力系统里,王泰就是研发人。”
杨渊紧接着又将项目组的成员介绍一遍,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自豪。
须臾,介绍完毕。
杨渊静静看向诸位教授、研究员。
陆正国站起身,问道:“怎么?都不说话了?刚才不是在质疑吗!”
一位老教授惭愧道:“是我们眼睛蒙尘了,杨渊是吧?请你接受我们的道歉,请你……务必支援飞天计划!”
说着,他领着众人一起鞠躬。
杨渊连忙躬身回礼:“使不得!诸位都是飞天计划的功臣,我等后辈本就望着你们的嵴背在前行,理应如此!”
刘亦雪也带头向众位教授行礼。
陆正国哈哈笑道:“好了!别互相吹捧了!杨渊既然答应来,那就是做好了合作的准备!接下来,才是正题!”
说着,他开始阐述合作的内容、试验的计划,以及各人的分工。
很显然,他已经为此思考了很久。一个新的“飞天计划”在他心里成型。
许久,众人才消化完毕。
陆正国脸色严肃地扫视众人一圈,最后落在杨渊身上:“杨渊,时间很紧,这段时间辛苦你们,我们争取……”
“在2个月内完成新的航空器制造,准备完物资,进行第二次发射!”
这一次。
他们承担不起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