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煤的成功,让燕丹信心大增。
他立刻拜托范喜,寻了城中手艺最好的铁匠,按照他的描述,打造了一个小巧却实用的封闭式煤炉,以及配套的火钳和通风盖。
炉具到位后,燕丹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实测”。
他将煤炉安置在书房一角,点燃蜂窝煤。
橘红色的火焰在孔洞中安静而稳定地燃烧,持续不断地散发出温暖的热量,将深秋的寒意彻底隔绝在外。
更妙的是,这热量远比炭火持久,一块蜂窝煤足以燃烧数个时辰,期间只需偶尔用火钳调整一下通风,无需频繁添加燃料。
最让范喜和赵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即便不用于直接取暖,只需在炉盖上放一壶水,便能终日有热水可用!
这对于冬日取水艰难、烧水费柴的普通人而言,简直是梦寐以求的便利!
范喜亲眼见证了这蜂窝煤炉从早到晚稳定供热、提供热水的全过程,脸上的震惊再也无法掩饰。
他几乎是立刻修书一封,用最紧急的渠道送往吕不韦处。
这一次,吕不韦来得比上次更快。仅仅隔了一天,他的马车便再次停在了小院门外。
他没有过多寒暄,直奔主题。
在范喜的引路下,他径直走进了那间烧着煤炉的书房。
吕不韦屏退左右,独自一人坐在炉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观察着那造型奇特的煤炉,看着孔洞中稳定燃烧的橘红色火焰,感受着那持续散发、毫不呛人的温暖。
他甚至亲自拿起火钳,学着燕丹的样子添了一次煤,看着新加入的煤饼被迅速引燃,融入那稳定的热源之中。
这一坐,就是大半日。
当书房的门再次打开时,吕不韦的脸上带着一种难以形容的、混合着极度兴奋与深沉凝重的神色。
他看向候在门外的燕丹,眼中灼热的光芒几乎要溢出来。
“太子殿下,”吕不韦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他指了指身后的煤炉,笑容深邃,“此物堪称神异。不知殿下此次,欲求何物?”
他没有再绕圈子。
见识了细盐,又亲眼见证了这蜂窝煤的神奇,他已将燕丹视作一个绝不能以寻常孩童度量的、拥有惊世之才的合作者。
燕丹深吸一口气,知道关键时刻来了。他挺直脊背,目光坦然迎上吕不韦的审视,清晰而坚定地说道:“丹所求有二。其一,请先生竭尽所能,加快运作,让阿政早日归秦!”
吕不韦微微颔首,对此并不意外。嬴政归秦,本就是他计划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