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易中海:我跟你势不两立!

想到就去做一贯是钟铭的人生准则。他立马的召唤来了许大茂,交代他将把前几天贾张氏被打的事儿传出去。尤其是当时易中海的表现得着重的描述到位。

许大茂眼睛滋溜溜直转,心想,易不群?在周围传怎么够?不得找自己爹帮着再到轧钢厂传传?

还是那句话,许大茂这小子就是快,啥都快。

没几天,帽儿胡同一战,钟铭单枪匹马放翻牛家四条汉子的彪悍战绩,像长了翅膀似的,一夜之间就传遍了南锣鼓巷乃至周边的胡同。连带南锣鼓巷95号院也跟着名声大噪,现在街面上提起95号院,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哪户人家,而是那句——“铭爷罩的院子,惹不起!”

每天听到外人的问询和羡慕,院里人对钟铭的态度,悄然间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以前是畏惧居多,怕他那混不吝的性子、恐怖的武力值以及那张能把死人说话气活的嘴。现在,畏惧里却掺杂了实实在在的敬佩,甚至还有那么一丝与有荣焉。

毕竟,钟铭是为了给院里人出头才去打的那一架。虽然贾张氏这人吧,大家也未必多待见,但“自己院的人不能任外人欺负”这个概念,被钟铭用最直接粗暴的方式烙进了每个人心里。

“铭爷,早啊!吃了吗?我家刚蒸的窝头,给您拿两个?”

“铭爷,出门啊?今儿天凉,多穿点!” “铭爷,您瞅我这自行车链子老掉,您能给看看不?(虽然钟铭大概率会一脚踹上去)”

招呼声里透着的热络和真心实意,比以前多了不少。连阎埠贵送来的“孝敬”(几根蔫了吧唧的青菜)都看着比往常水灵了点。傻柱和许大茂更是把“铭爷威武”挂在了嘴边,走路带风,仿佛当时打趴下牛家的是他们自己。

中院,钟铭依旧瘫在他的“联络员宝座”上,享受着傻柱精心烹制的“孝敬”——一碗加了香油和碎肉末的鸡蛋羹,穿着贾张氏送的布鞋。他眯着眼,晒着太阳,对周遭的变化坦然受之。

“嗯,这才有点意思。”他咂咂嘴,心里嘀咕,“看来偶尔活动活动筋骨,还是有点好处的。至少这帮人对咱这个四合院唯一的,全票当选的联络员那是更加尊敬了。”

与钟铭这边的“春风拂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易中海那边的“数九寒冬”。

贾张氏被打事件以及后续钟铭带人找回场子的全过程,自然也一丝不落的被许富贵传回了轧钢厂。

工友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又丰富了。

“听说了吗?南锣鼓巷那边,易不群他们院的老娘们儿让人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