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无声硝烟与变量觉醒

“基准偏移”的成功,并未在“余烬”内部带来庆典般的狂欢,反而是一种更加深沉、更加谨慎的氛围。艾文的牺牲如同一座无声的纪念碑,提醒着他们每一次微小的进展背后可能付出的代价。胜利是真实的,但也是脆弱且充满未知风险的。

“基石智者”主导的研究团队,此刻像最精密的钟表匠,持续监测着“度量衡之章”修改后引发的细微涟漪。数据显示,“规则合规性清单”对“余烬”及部分盟约文明的潜在威胁评估,确实出现了小幅但明确的下调。这就像在追兵的视野边缘,蒙上了一层极其淡薄的雾气,虽不能完全隐藏,却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空间,降低了被优先锁定的概率。

然而,他们也清晰地监测到了“监视者之眼”的异常数据上报,以及“焦土信标”那次短暂的信号抖动。

“体系已经察觉到了变化,”“基石智者”在内部简报中总结,“尽管目前将其归类为低优先级自然波动,但溯源调查程序已经启动。我们必须假设,随着时间推移,或未来我们进行更多、更大幅度的调整,被发现的风险将指数级增加。”

林薇点头认可。这就像在黑暗的森林中,他们只是轻轻拨动了一根细枝,虽然声响微弱,但敏感的猎手已经竖起了耳朵。他们必须利用这短暂的“安全窗口”,加速自身的发展。

“深耕潜行”战略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基准偏移”的掩护下,“深空绿洲”的建设和“火种播种计划”得以更加大胆地推进。一些原本因靠近“合规”边缘而备受压力的盟约文明,也因为这微妙的评分变化而获得了喘息之机,对“余烬”的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但林薇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处。一次成功的“基准偏移”不足以扭转乾坤,它只是证明了一条路径的可行性。他们需要更多的“变量”,更强的力量,才能真正拥有在谈判桌上对话的资格,而非仅仅依靠规则的漏洞苟延残喘。

就在“余烬”文明利用这来之不易的窗口期默默积蓄力量时,遥远的星海另一端,“基准偏移”引发的连锁震荡,正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显现其影响。

在一个名为 “萌芽之环” 的原始星系,这里的生命还处于简单的多细胞生物阶段,按照“播种者”的标准,属于尚未达到“引导”或“净化”门槛的蒙昧区域。然而,这片星域恰好处于几个“监视者之眼”监测范围的交叉地带,其底层规则稳定性数据,被纳入了“度量衡之章”用于校准的参考样本库。

当“基准偏移”发生,那极其微小的、对“混沌适应性”的加权变化,如同投入平静培养皿的一滴特殊试剂,引发了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