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归零启动与寂静伪装

倒计时第五天。

钢铁要塞如同一个精密而疯狂运转的蜂巢。所有非核心区域已进入最低能耗的静默状态,节省下的每一分能量都被输送到位于地下的主控中心和遍布要塞外壁的隐匿节点。

齿轮博士团队已经整整七天没有合眼。得益于林薇冒死从零的“微光世界”中引导出的那丝“秩序之源”碎片信息,他们对“信息隐匿涂层”技术的破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那丝纯白的规则碎片,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理解“播种者”探测机制的大门。

他们发现,“播种者”的探测并非基于常规的能量或物质扫描,而是对宇宙底层“信息存在性”的持续监控与比对。任何与“永恒苗圃”预设的“秩序模板”存在显着偏差的“信息集合”(即一个文明),都会如同白纸上的墨点般显眼。

“隐匿涂层”的原理,便是制造一个临时的、模拟“绝对秩序”或“绝对虚无”的“信息外壳”,将自身文明那独特的“信息集合”暂时包裹、屏蔽起来,使其在“播种者”的监控网中“消失”或“同化”。

理论可行,但实践起来困难重重。最大的难题在于能量和范围。要制造一个能覆盖整个钢铁要塞及其能量场的“信息外壳”,所需的能量是天文数字,而且需要对规则进行极其精密的编织,任何一丝差错都会导致伪装失效。

“源心”的能量被催动到极限,翠绿的光芒甚至显得有些刺眼。所有“回响驱散塔”被临时改造,作为“信息外壳”的锚点和放大器。数以万计新制造的、铭刻着复杂符文的隐匿节点,如同鳞片般紧密覆盖在要塞的外装甲上。

林薇的状态稍微好转,便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她与那些经历了“意识升华”的志愿者们一起,成为“信息外壳”的“活性稳定器”。她们需要将自己的精神频率调整到与模拟的“秩序”或“虚无”状态同步,用自身稳定的意识场,去抚平“外壳”编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规则涟漪。

这同样是一种煎熬。模拟“秩序”意味着压抑自身所有情感和个性,如同冰冷的机器;模拟“虚无”则要面对意识归于空无的巨大恐惧。不断有志愿者精神崩溃被抬下,但立刻有后备人员顶上空缺。

倒计时第三天。

第一次全要塞范围的“隐匿”测试启动。

巨大的能量顺着改造后的回路涌入所有节点,数万名志愿者同时进入状态。一个无形的、微微扭曲光线的“信息外壳”缓缓成型,将钢铁要塞包裹。

控制室内,所有指向外部的探测器读数开始急剧下降,能量反应、生命信号、规则波动……一切代表“存在”的数据都在迅速归零或趋近于背景值。

“成功了!我们…我们好像真的‘消失’了!”一个技术员激动地喊道。

然而,喜悦只持续了不到三分钟。

砰!砰!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