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篮,不是只用手。”林枫亲自做着示范,他用一根在当时国内极为罕见的弹力带,绑在腰间,进行着抗阻力滑步和深蹲,“真正的射手,力量是从脚底,通过核心,最后传递到指尖的。你们的腰腹,才是投篮最关键的发动机!”
他向三人,详细地讲解了,如何通过特定的普拉提和瑜伽动作,来激活那些沉睡的深层肌肉群,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感。这些来自21世纪的、系统的、科学的训练理念,让穆林三人都听得目瞪口呆,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投篮,背后还有如此深奥的科学。
第二堂课,林枫,则聚焦于“出手速度”。
他架起一台摄像机,将三人投篮的动作,都录了下来,然后,进行逐帧的慢放分析。
“克里斯,”林枫指着屏幕上穆林的动作,“你的姿势很优美,但你的出手点,太高了,从举球到出手,花了0.8秒。在常规赛,这没问题。但在季后赛,面对顶级防守,这零点几秒的差距,就是空位和被封盖的区别。”
“戴尔,”他又指向库里的动作,“你的出手速度很快,这是你的天赋。但你的问题是,你的身体,在出手时,太依赖手腕的抖动,不够稳定。所以,你的命中率,会随着体能的下降,而出现巨大的波动。”
“马克,你的问题和克里斯类似,但你更依赖跳投的高度来创造空间,这同样会消耗你大量的体力。”
林枫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们每个人的问题。然后,他将自己“库里模板”中,关于“one motion shot”(单动投篮)的理念,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他教他们,如何将举球和出手的动作,简化为一个连贯的、向上的发力过程,如何用更少的肌肉,来完成更快的出手。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三人,就在林枫的指导下,像三个小学生一样,重新学习着“投篮”这个最基础的动作。过程,是痛苦的,也是枯燥的。他们需要打破自己十几年来的肌肉记忆,去建立一个新的、更高效的发力模式。
小主,
但成果,也是惊人的。
一周后,训练营的最后一天,林枫组织了一场队内的三分球大赛,作为对这次集训的检验。
比赛的规则,完全参照全明星三分大赛。克里斯·穆林,作为“大师兄”,第一个出场。他的出手,依旧优美,但明显比以前,更加的简洁和快速。最终,他投出了25投22中的惊人成绩。这个分数,足以让他在任何一届全明星三分大赛上,都成为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马克·普莱斯,第二个出场。他的表现,同样稳定,25投21中。
轮到林枫,他没有用自己最快的速度,而是,用一种教学般的节奏,稳稳地,投出了25投23中的成绩。
压力,完全来到了最后一个出场的、球队的菜鸟,戴尔·-库里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