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神医妙手,沉疴得愈

席间,刘隆亲自执壶,为华佗斟酒,郑重举杯道:“元化先生妙手回春,活我股肱,救我将门之后,此恩此德,重于泰山!隆谨代表益州文武,敬先生一杯!”

华佗举杯还礼,淡然道:“使君言重了。医者本分,救死扶伤而已。二位先生与小公子根基受损,仍需长期调养,不可懈怠。”

刘隆点头称是,随即神色一正,肃容道:“先生之术,通神入化,乃苍生之福。然天下战乱频仍,百姓流离,病患无数,先生一人之力,纵然奔波劳碌,所能救者,不过万一。”

他停顿片刻,目光诚恳地看向华佗:“隆不才,受陛下恩典,牧守益州,虽地僻西陲,然政通人和,正欲兴文教,惠民生。医道关乎性命,乃民生之本。隆恳请先生,能屈就益州‘太医令’一职,并非束缚先生自由,而是想借先生之名与术,于成都设立‘医学院’,广收门徒,传授先生之绝学;同时筹建官药局,规范药材,普惠百姓。使先生之仁心妙术,能惠及千万人,而非区区数人。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不仅华佗动容,在座的郭嘉、戏志才、法正、黄忠等人亦深感震撼。他们原以为刘隆只是要重金挽留华佗作为私人医官,没想到其志向如此宏大,竟是要借华佗之力,开创医学教育,普惠万民!这格局与气度,远超寻常诸侯。

华佗沉吟良久。他一生漂泊,志在救治百姓,最忧心的便是医术失传,难惠众生。刘隆此议,正中其下怀。且观刘隆治理下的益州,政清人和,确有施行仁政的基础。加之刘隆对他礼遇有加,并未以权势相逼,而是以理相邀,以情动人。

终于,华佗放下酒杯,起身对刘隆深深一揖:“使君胸怀天下,心系万民,老朽佩服!设立医学院,传播医道,普惠苍生,此乃老朽平生夙愿!既蒙使君不弃,委以重任,老朽……愿暂留益州,竭尽绵薄之力,助使君成此善举!”

“好!太好了!”刘隆大喜过望,亲自离席扶起华佗,“得元化先生相助,乃益州百姓之福,天下苍生之幸!隆在此立誓,必全力支持先生,兴医办学,绝不食言!”

当下,刘隆重赏华佗金银帛缎,并即刻下令,拨出专款,选址筹建“益州医学院”和“官药局”,由华佗全权负责。一场宴席,宾主尽欢,不仅解决了核心谋士的健康危机,更为益州乃至未来的王朝,埋下了一颗医学昌明的种子。

华佗的暂时留下,意味着益州的软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刘隆麾下,文武鼎盛,更兼神医坐镇,民心归附,其争霸天下的根基,愈发坚实不可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