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神医妙手,沉疴得愈

华佗入驻州牧府别院的次日,便全身心投入到对郭嘉、戏志才以及黄叙的诊治之中。院落内外,药香弥漫,仆役们屏息静气,步履轻缓,唯恐惊扰了神医的妙手。

刘隆虽心系政务,但仍每日抽空前来探视,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他深知,郭嘉、戏志才乃益州军政的大脑与神经,此二人若能康复,胜得十万雄兵。而黄忠之子的病情,更关系到这位新投虎将的忠诚与心安。

一、 金针渡穴,驱邪扶正

华佗首先为病情最重的郭嘉诊治。郭嘉面色苍白,咳嗽不止,痰中带血丝,已是痨瘵(肺结核)重症之象,加之思虑过度,心血耗损,寻常医者早已束手。华佗凝神静气,取出一套长短不一、寒光闪闪的金针。

“郭先生之疾,邪毒深伏,耗损肺阴,兼及心肾。需以金针通其经络,导引正气,驱逐邪毒,再辅以汤药滋养,徐徐图之,不可骤补。” 华佗对守候在旁的刘隆及法正解释道。

只见他手法如电,认穴精准,数枚金针瞬间刺入郭嘉的肺俞、膏肓、足三里等要穴。或捻或转,或深或浅,手法精妙绝伦。起初郭嘉眉头紧锁,似有痛楚,但片刻后,眉头渐舒,呼吸竟变得平稳悠长了许多,苍白的脸上也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血色。行针约莫半个时辰,华佗缓缓起针,郭嘉长吁一口气,沉沉睡去,气息平稳,不再像往日那般急促微弱。

“今日针毕,可暂缓咳喘。待老朽开具药方,连服七日,再看成效。”华佗净手后说道。

同样的方法,华佗又为戏志才行针。戏志才之疾,更多是忧思伤脾,痰湿内阻,伴有眩晕。华佗针刺其百会、中脘、丰隆等穴,戏志才顿觉头目清明,胸中烦恶之感大减。

二、 对症下药,固本培元

行针之后,华佗仔细斟酌,开出三道截然不同的药方。

对郭嘉,方以滋阴清热、润肺化痰为主,用了大量沙参、麦冬、川贝母等,佐以扶正固本的黄芪、当归,药性温和,旨在缓缓恢复其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