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地下交通网

全民练兵的汗水尚在堡垒的土地上蒸腾,陈浩在一次视察民兵弩箭训练时萌生的那个关于“地下连通性”的想法,并未随着兵工厂的喧嚣而沉寂,反而在他脑海中愈发清晰、强烈。他将这个构想,连同初步的草图,在一次核心会议上正式提了出来。

“……地面工事再坚固,也只是固定的靶子。”陈浩指着自己绘制的、标注了堡垒、前哨站“家园”、以及“曙光农场”等主要据点的地图,“一旦‘鹰巢’动用重火力进行覆盖式打击,或者利用空中优势封锁地面通道,我们的据点就会被分割、孤立。届时,兵力无法调动,物资无法转运,信息无法传递,再高昂的士气也会在孤立无援中被耗尽。”

他用手在地图上的几个据点之间划出连接的虚线:“我们需要第二条腿走路,一条隐藏在地下的、不受炮火和空中威胁的腿——一个连接主要据点的地下交通网。”

这个提议,让在场众人都陷入了沉思。陈锋首先表示了军事上的赞同:“如果能在地下安全、快速地调动部队,我们就能在防御中争取到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可以在敌人意想不到的位置发起反击,也可以及时支援被重点攻击的区域。”

陈建国则从管理和生存角度考量:“这不仅是军事通道,更是生命线。万一某个据点被突破,人员可以通过地下网络疏散。物资,尤其是粮食和药品,也能通过地下进行调配,避免被敌人截断。”

陈雪关注的是信息:“铺设专用的通讯线路,确保即使地面通讯被干扰或摧毁,我们核心据点之间的联络也不会中断。”

陈默听完所有人的意见,目光落在陈浩那张还略显粗糙的草图上,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可行性?”他问得言简意赅。

陈浩早有准备:“技术难度有,但可以克服。堡垒本身就有深厚的地下结构基础。前哨站‘家园’和‘曙光农场’都靠近山体或丘陵,地质条件允许挖掘。难点在于工程量巨大,以及通风、支护和防水。但我们现在有足够的人力,有从城市废墟和林凡老巢搜集来的部分工程机械和材料,吴教授那边也能提供一些地质方面的指导。”

“最大的优势是隐蔽。”陈浩强调,“秘密进行,可以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陈默最终拍板:“立即启动‘潜龙计划’。陈浩总负责技术与工程,陈锋协调兵力与安全保障,父亲统筹物资与人力。最高保密等级,参与人员严格筛选。”

一、 “潜龙”初动:秘密的选拔与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