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小仓库后,刘岚果然手里拿着东西在那里等着赵衍,“我婆婆做的,你试试合不合脚。”是一双做工精良的千层底布鞋。
赵衍时不时帮助一下刘岚,也只是觉得人家姑娘性格大大咧咧敢爱敢恨,特别对自己的胃口,可没有别的想法,如今姑娘拿双鞋子来还人情,赵衍也是欣然接受。
接过来穿上试试:“挺好,谢啦。”说完还原地跳两下。
“那我回去啦。”看到赵衍喜欢这双鞋,刘岚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她生怕赵衍会看不上),笑着打个招呼,转身脚步轻快地走了。
下午拿着图纸写写画画,秦淮茹凑过来一看原来是家具样式,与传统家具完全不同,风格跟赵衍新房摆放着的那些也有所不同。
厂长办公室,上级大领导下来视察,办公楼前的广场中摆放着赵衍带领五人制作出来的五十多辆自行车。
众人一人一辆试骑完毕,对车子的性能都做出了肯定,但是对于车子的实用性,众人却又是意见不一。大家一致认为作为代步工具确实要强于现有的商品,但是载重方面就差得有些远,要知道这年头的自行车可以算是普通家庭的重型运输工具,几乎无法被替代。
大领导身边的人此时却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代步当居首位,载重需求并不大,而且这东西又不是完全不能载重,车前框有,后架子也有。
由于是弯曲的大梁,骑行上下特别安全,方便,可控性也大幅提升,对身材矮小的人十分友好。
所用钢材减少,成本也降低,更利于普及,要知道现有的自行车可不是一般家庭能骑得起的。
以上都只是顺带,还不是重点,重点是这种自行车漂亮的外观和优异的性能已经超过了国外的产品,有很大的可能能打入国外市场,为国家赚来外汇。”
底下人挣得脸红脖子粗,杨厂长猛咳几声将众人的声音压下来,大家一起看向大领导。
“生产线已经设计出来了,里边有很多新东西,比如封闭式轴承,极大的延长了使用寿命;钢丝V字形前刹和钢丝形鼓式后刹,更加轻便灵敏,成本也更低廉……
还有,在我看来本次研发我们最大的收获其实并不是这些自行车,而是刘玉华等同志针对这些零件研发出来的很多新式技术以及这些技术转化而成生产线。
虽然还没有正式投入生产,但是从数据来看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生产线大规模投产的可能,这是不是说明我们向着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车辆制造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现场一片寂静落叶可闻。
厂长办公室,大领导抽上了许久不碰的香烟,
“图纸论证过了?”
“其实是先有的试制的设备才有的图纸,眼下这五十多辆是几个低级工人利用设备边练手边制作出来的。”
大领导愕然,过了一会,招呼杨厂长到身边低声问道:
“不是刘玉华同志对吧?”
杨厂长点点头,斟酌一下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