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奇货可居

“这是自然。”王云霄爽快答应。他早有准备,让孙小眼整理了一份经过删减、真伪难辨的矿脉浅层灵气波动图谱,虽不涉及核心,但足以显示其专业性,吊足对方胃口。

就在与丹丘生虚与委蛇之际,火云门那边也传来了动静。烈阳长老并未亲自出面,而是派了一名心腹弟子前来,态度依旧强硬,但语气缓和了不少,表示愿意用一批精炼火系灵材换取王云霄的“勘探心得”,并暗示可对其之前的“冒犯”既往不咎。

王云霄同样以“数据尚在整理、需谨慎行事”为由,暂时搪塞了过去,但并未完全拒绝,留下了回旋余地。他深知,对待火云门这种霸道宗门,既不能轻易屈服,也不能把路堵死。

而最让王云霄在意的,是暗影阁和青云宗的沉默。暗影阁依旧如同隐藏在阴影中的毒蛇,悄无声息,但王云霄通过王扒皮的渠道,隐约察觉到他们对矿脉区域的渗透更深了,似乎在酝酿更大的动作。青云宗则依旧大门紧闭,吴长老再无音讯,李淼的排查也似乎告一段落,这种反常的平静,反而让王云霄感到一丝不安。

就在这紧张的氛围中,孙小眼带领的炼制组,在王云霄的明确指导下,正在进行一项极具前瞻性的秘密试验。尽管目前通过灰衣人的渠道,能够获得稳定且品质不错的黑纹石供应,但王云霄深知,将核心原材料的命脉完全系于单一、隐秘的外部渠道,无异于将咽喉置于他人掌中。 他想起了原世界某些大国在关键材料上被“卡脖子”的深刻教训,这种依赖在平时是便利,在关键时刻就可能成为致命的弱点。

因此,他早早就给孙小眼下达了死命令:无论现有供应是否稳定,都必须将“降低对高品级黑纹石依赖”作为最高优先级的长期战略任务来执行。 目标是探索出一条利用更常见、更易获取的基础材料,通过独特的结构和工艺,来实现基板核心功能的技术路径。

孙小眼最初觉得这任务近乎天方夜谭。黑纹石的灵气亲和性与稳定性是基板功能的基础,常见材料如何替代?但在王云霄近乎固执的坚持和启发下(王云霄曾以“并非只有上好木材才能造出好弓,筋角复合亦可”为例),他们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最近,他们将目光投向了黑沼镇本地极易获取、价格近乎廉价的“浊水泥”。这种材料灵气传导性极差,但可塑性和固化后的强度尚可。王云霄给出了一个颠覆性的思路:“不要想着用浊水泥完全复制黑纹石的特性。我们要换一个思路——把它当作承载‘纹路’的‘底板’。就像最好的画作,也需要画布来承载。我们把珍贵的黑纹石研磨成极细的粉末,视为‘灵墨’,只用它在我们设计的核心灵气通路上进行‘绘制’。我们要的不是一块通体导灵的材料,而是一个能精准引导灵气按我们意志流动的‘灵路骨架’!”

小主,

这个思路完全跳出了此界炼器师追求材料本身灵性完美的传统观念,更像是一种……“构架优先于材质”的奇异思维。孙小眼将信将疑地带领团队进行了无数次失败尝试。就在丹丘生来访的当口,一次偶然的灵感迸发(或许是压力下的突破),他们成功了一次!

虽然这块试验品粗糙不堪,用浊水泥塑造的基板坯体上,用微量黑纹石粉“绘制”的导灵纹路细若游丝,且时断时续,强度也很低,但它确实在激活后,短暂地引导了一丝微弱的灵气,按照预设的简单路径运行了一圈!这证明了“灵路构想”的可行性! 孙小眼强压住内心的激动,将这块不起眼的“希望之火”小心收好。他隐约感觉到,师兄指引的这条路,或许是一条远比依赖天赐良材更广阔、也更难以被外人模仿的、真正的技术护城河。这不仅仅是替代,更是一种全新的制造哲学。

与此同时,王云霄授意进行的“技术展示”也悄然开始。在一次由王扒皮“无意”中组织的、面向几个小型散修团伙的私下交易中,孙小眼“偶然”演示了最新改良的“微效聚灵基板”组合效果。当三块看似普通的基板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足以笼罩三五人范围的微弱聚灵区域时,那些常年缺乏修炼资源的散修们眼睛都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