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矛盾

拾穗儿 万宏 3034 字 5天前

京城的七月盛夏,如同一只巨大的蒸笼,炙热的阳光无情地炙烤着大地,连空气都仿佛扭曲变形,化作一团烧红的炭火,紧紧贴在行人的皮肤上,烫得人生疼。

五星级宾馆的房间里,窗帘紧闭,将城市的喧嚣与酷热隔绝在外,只有中央空调压缩机发出沉闷而持续的轰鸣,像一个疲惫的巨人,拼命将冷风送往房间的每个角落。

冷气裹挟着桌上那盘冰镇西瓜清冽的甜香,在装潢精致的套房里打着旋儿,却丝毫吹不散陈阳心头那沉甸甸的、几乎令他窒息的重量。

他深陷在窗边柔软的绒布沙发里,仿佛要与那浓郁的阴影融为一体。

年轻的脸上没有了刚毕业大学生常见的意气风发,反而笼罩着一层与年龄不符的凝重。

他的右手始终紧握着,指尖无意识地、反复地摩挲着掌心那枚灰褐色、表面粗糙、毫不起眼的戈壁石。

这石头,是毕业前一个月,他和拾穗儿一同前往内蒙古戈壁进行毕业研学时,她亲手送给他的。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带着戈壁风沙的灼热气息……那是在研学行程的倒数第二天,黄昏时分,绚烂的晚霞将无垠的戈壁滩染成一片温暖的金红色。

他们趁着自由活动时间,悄悄脱离了大部队,漫步在一片辽阔而沉寂的沙丘旁。风依旧很大,卷着细沙,吹得人衣袂翻飞,头发凌乱,却也让天际的云彩呈现出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拾穗儿突然蹲下身,在满是砾石和枯草的地上仔细寻觅着,长长的麻花辫垂落在沙土上她也毫不在意,那份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寻找失落的珍宝。

过了好一会儿,她站起身,脸上带着一种纯净的、如获至宝的欣喜,快步走到他面前,摊开手心——正是这枚蕴含着戈壁亿万年风霜的石头。

“陈阳,给你。”

她的声音清亮亮的,奇迹般地穿透了呼呼的风声,直接撞进他的心里。

夕阳的余晖勾勒着她柔和的侧脸轮廓,她的眼睛亮得像刚被泉水洗过,“你看它,在这戈壁里不知道待了多少年,被风吹,被日晒,雨打沙磨,棱角都快磨平了,可芯子里还是这么硬实,一点儿都没酥。”

她说着,不由分说地将那块还带着她掌心微凉体温和戈壁阳光残留暖意的石头,塞进他有些迟疑的手里,语气变得异常郑重,“咱们也得像它一样,陈阳。认准了路,就硬气地走下去,不管遇到什么,都不能回头。”

那一刻,陈阳看着眼前这个与他同窗四年、即将各奔东西的女孩,看着她眼中闪烁的不仅是戈壁星辰的光芒,更是一种近乎虔诚的坚定,他感到自己的心脏被什么东西猛烈地撞击了一下。

他紧紧攥住了那块石头,也仿佛攥住了某种沉甸甸的承诺。

此刻,这枚小小的戈壁石被他掌心的汗水和体温浸润,渐渐有了生命般的温热,粗糙的表面摩擦着指腹,那清晰而坚硬的触感,像极了拾穗儿塞给他石头时,眼底那不容置疑的倔强光芒,也像极了他此刻胸腔里那颗不受控制地、又急又沉地撞击着肋骨的心脏——充满了对父母的不忍与愧疚,对未知前途的忐忑,却又被一种源于爱情与理想的、近乎悲壮的决心充盈着。

母亲就坐在他对面的床沿上,身子微微前倾,这个姿势她已经保持了许久。

她手里紧紧捏着那份刚从同学那里求到的、还散发着淡淡墨香的军校招生简章,仿佛那不是几张轻飘飘的A4纸,而是能决定儿子一生命运、重若千钧的蓝图。

她的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反复将简章凑到床头柜那盏暖黄色台灯下,眯着眼仔细端详,似乎要把那密密麻麻的铅字每一个笔画都刻进心里,又像是在透过纸张,遥望儿子穿上笔挺军装、肩扛星徽、英姿飒爽的光辉未来。

那眼神里,是一个母亲倾注了二十多年心血的全部期望。

“阳阳,你快看,”

她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几乎要满溢出来的期待,将叠得工工整整、边角锐利的简章递到陈阳面前,指尖因为激动而有些微颤,“军校,指挥系!这可是最好的专业!今年在咱们省就招三个人,真正的万里挑一啊!我和你爸反复核对了不知道多少遍,你的成绩,你的身体素质,绝对有竞争力,是拔尖的!”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儿子看似单薄却因长期锻炼而线条流畅的手臂,语气变得更加热切,仿佛要用自己的信心点燃儿子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