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数据的启示

转机,来自一次看似无关的交叉验证。

南曦在构建金星水母意识场的流体模型时,为了校准模型参数,调取了人类历史上大量关于集体意识现象的异常物理记录——从百慕大三角的仪器失灵传说,到大型演唱会现场石英钟的集体误差,再到某些宗教仪式中报道的“圣迹”现象。这些数据大多被视为轶闻或伪科学,被基金会档案库封存。

她命令AI将这些异常事件的时间、地点、参与人数(估算)与当时地球的地磁活动、太阳风强度等环境数据叠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令人震惊:这些异常事件与宏观环境数据的相关性几乎为零,但与一个被主流物理学界长期忽视的参数——随机量子事件发生器的本地输出偏差——存在着微弱但超越统计偶然的关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原本是用于基础物理实验和加密通信,它们的行为,理论上只应由不可预测的量子真空涨落决定。

与此同时,王大锤分享了他的“真空操作”猜想。而顾渊在一次深度连接后,虚弱地提到一个关键词:“……它们衡量一个文明‘噪声等级’的指标……是看那个文明的集体意识,对时空基底的……‘扰动阈值’……”

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迷雾。

南曦将自己锁在扇区Alpha整整二十四小时。她将“播撒者”数据库中的加密核心数据、金星水母的意识场模型、人类历史异常数据,以及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的偏差数据,全部输入她构建的一个全新理论框架——一个尝试将意识作为时空基本变量之一的量子信息-意识耦合模型。

光屏上的数据开始疯狂重组、链接。杂乱无章的符号找到了位置,模糊的关联变得清晰。

最终,所有的数据流汇聚成一条清晰无误的结论。她看着屏幕上那简洁而震撼的数学表达式的最终呈现,呼吸几乎停滞。她反复验算了三遍,结果依旧。

她猛地站起身,因长时间缺乏睡眠和极度激动而一阵眩晕。她扶着冰冷的控制台,深吸一口气,通过内部通讯系统,向林登、王大锤和医疗部门(要求顾渊必须在场)发出了最高优先级的会议请求。

“我找到了。”她的声音因干涩而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知道它们的一部分真相,也看到了……我们未来的道路。”

会议在基金会的最高简报室举行。南曦站在中央,她的全息模型在房间中央缓缓旋转——那是一个将时空表示为离散的网格,而意识活动则表示为在这些网格节点上引发特定模式涟漪的模型。

“我们一直错了。”南曦开门见山,她指向模型,“意识,或者说某种我们尚未完全定义的‘主观体验’,并非物理过程的副产物。它是宇宙这出戏剧的积极参与者,甚至是共同编剧。”

她开始展示证据链:

1. 历史异常数据的相关性:表明大规模人类集体意识,能对局域的量子随机性产生统计上显着的影响。

2. 金星水母的启示:水母那庞大而协调的意识场,其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现实稳定锚”和“信息交换媒介”,它的存在方式,就是意识与物理环境深度融合的活体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