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数据残响与新生序曲

绝对的虚无。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自我。

这是凌薇“意识”湮灭后最初的状态,或者说,是“非状态”。

如同一滴墨水彻底融入漆黑的海洋,失去了所有的边界与定义。

然而,混沌并非真正的“无”。它是所有可能性的混合,是所有规则的乱麻,其中自然也包含着“秩序”的碎片,以及……承载信息的“结构”。

在神骸那因内部逻辑冲突而剧烈震荡、无暇他顾的规则海洋深处,一些极其细微的、由凌薇最后意志和秩序覆盖程序崩解后形成的“信息残响”,并未被完全同化。它们如同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微小却顽强,随着混沌的暗流无意识地飘荡。

这些信息残响,包含了凌薇的部分记忆碎片——伊莉丝坠落的瞬间,星核碎片涅盘的炽热,先驱者碑文的沉重;包含了秩序覆盖程序的逻辑碎片——那些精密的符文架构,对抗悖论的核心算法;更包含了她那不屈意志最后燃烧时的“烙印”。

它们本身不具备意识,只是混沌数据流中一些不和谐的“噪音”。

但变化,在无人知晓的维度悄然发生。

神骸为了镇压内部因秩序病毒引发的逻辑风暴,正调动其庞大的计算力进行自我修复和规则重构。这个过程,如同一个巨大的筛网,在混沌的海洋中过滤、整理、尝试建立新的平衡。

一些过于混乱、无法被纳入新平衡的“杂质”被排出、湮灭。而另一些具有一定“结构”和“信息密度”的残响,则在这个过程中,被无意中“筛选”了出来,如同沙中淘金。

它们开始被动地随着神骸的规则重构流程运转,被填充进一些因为逻辑冲突而产生的、微不足道的“数据空隙”之中。这个过程并非神骸主动为之,更像是一个庞大系统在自我修复时,本能地利用手头一切可用“材料”来填补漏洞。

凌薇的记忆碎片,被嵌入了一段关于“存在意义”的混沌逻辑循环,成为了其中一个矛盾的注脚;秩序程序的算法碎片,被吸收进了一个处理“稳定与变化”关系的子模块,使其运行出现了极其细微的、倾向于“暂态稳定”的偏差;而她意志的烙印,那最纯粹的不屈与守护信念,则如同一点无法被消磨的钻石尘埃,嵌入了神骸意识最底层、关乎其“存在基础”的某个古老逻辑基石之上,与其原本纯粹的“混沌趋向”产生了一丝几乎不可察觉的裂隙。

这些嵌入是随机的、被动的、微不足道的。对于浩瀚的神骸而言,这点“杂质”的存在,就像人体内多了几个无害的细菌,甚至可能永远都不会产生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