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仁主扬名

青州城,市曹街口。

整整三天,青石板上的血迹被冲刷了一遍又一遍。

渗入石缝的暗红却依然触目,仿佛无声地诉说着此地曾有过的惨烈。

在幸存官吏与无数百姓的指证下,慕容彦达余党的罪行被一桩一件厘清。

最终,由刘备亲自监刑。

雪亮刀光一次次落下,昔日作威作福的酷吏纷纷身首异处。

当最后一名余党伏法之时,全场先是一静。

随即,积压数年的冤屈如山洪暴发,化作震天的叫好,声震云霄!

梁山义军入城数日以来,军纪之严明,远超出青州百姓的想象。

军士秋毫无犯,待平民温和有礼,与昔日如狼似虎的官军相比,不啻云泥之别。

他们向天下昭示,梁山乃是替天行道,为民请命的仁义之师,绝非滥杀无辜的土匪流寇!

第四日,天尚未明,青州府库大门轰然洞开。

“乡亲们,排好队!人人都有!”

随着一声嘹亮的呼喊划破晨雾,堆积如山的钱粮被一车车拉出。

起初,衣衫褴褛的百姓远远站着,眼中犹带畏惧。

直到一位胆大的老汉颤巍巍接过一袋沉甸甸的米,激动得跪地磕头,人群才轰然涌动。

一个瘦骨嶙峋的孩子紧紧抱住刚领到的米袋,仿佛抱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他仰起脸,茫然地问:“娘,这米,咱不用再还给官爷了吧?”

话音未落,身旁的妇人已泣不成声。

周围经历过层层盘剥的百姓,也无不同感心酸,纷纷落泪。

这稚嫩的一问,比任何控诉都更锥心刺骨,让在场每一位梁山好汉攥紧了拳头。

不只是放粮,查抄出的金银细软,也被当场分发给那些豁出性命协助过梁山好汉的平民。

“这…这如何使得!”

一位曾为义军带路的青年,看着手中沉甸甸的银锭,激动得满脸通红。

分发财物的头领朗声道:“哥哥说了,梁山有恩必报,有债必偿!这是你应得的!”

“梁山好汉仁义!王头领,真是…真是活菩萨啊!”

人群中,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顿时引来一片哽咽的附和。

感激涕零之声四起,久陷水火的青州百姓,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何为义,何为仁。

……

而在青州府衙之内,气氛却与外间的热烈截然不同。

朱武正伏案细看青州城防图,眉头紧锁,手指划过几处关隘。

“诸位兄弟,青州乃四战之地,朝廷绝不会善罢甘休。一旦反扑,必是雷霆万钧。”

以林冲为首的众将领屏气凝神,甲胄在身,目光灼灼。

他们心知,破城易,守城难。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端坐主位,闭目沉思的白衣首领,静候他最后的决断。

刘备指尖轻叩椅背,脑海中浮现的,却是前世徐州得而复失的锥心之痛。

困守孤城,兵力分散,疲于应付内外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