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八方云聚

硝烟散尽,血沃的土壤掩埋了战死的亡魂。

刘备下令,不分敌我,厚葬所有阵亡将士,更以大礼安葬了樊瑞。

那八千余流民,也尽数被妥善安置于梁山左近,分发粮种农具,划拨荒地令其垦殖,老弱妇孺皆得温饱。

项充与李衮看着昔日追随自己朝不保夕的乡亲们,此刻脸上竟重新焕发出对生活的期盼。

二人心中最后一丝芥蒂也烟消云散,这一日,他们一同求见刘备,双双拜倒于地。

项充双手捧着一个以油布严密包裹的物事,那油布边缘已有些磨损,显是时常被人摩挲。

他虎目含泪,声音哽咽:“哥哥!此乃樊瑞哥哥视若性命之物。如今,他去了,我二人无能,只求将此物献于哥哥,盼哥哥能带着我等,替樊瑞哥哥看一看那太平盛世,究竟是什么模样!”

油布揭开,露出一卷材质非帛非纸,隐隐透着玄奥气息的古老书册,封面上以古朴篆文书就,《太平要术》。

刘备没有立刻去接,而是先俯身,用力将项充与李衮二人扶起。

他能感受到这份托付的重量,这不仅是宝物,更是两颗滚烫的忠义之心。

刘备眼中并无半分惊疑,只有一片澄澈:“二位兄弟放心,樊瑞先生之志,我已知。这卷异书,我便代先生,也代二位兄弟收下!”

他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卷册,没有丝毫犹豫,转身便看向一旁静立的公孙胜。

刘备将卷册递出:“一清先生,此卷玄门典籍,在我手中无异于明珠蒙尘。唯有交予你,方能物尽其用。以其正法,行济世之功,亦算是……全了樊瑞先生一份初心。”

公孙胜身形微微一震,愕然抬首,看向刘备。

却见后者眼神清澈坦荡,毫无猜忌与试探,只有全然的信任与托付。

刹那间,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涌上这修道之人的心头。

自古君主,谁不忌惮臣下功高震主?可眼前主公,竟将此等异宝轻描淡写地交予自己!

公孙胜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激荡,整了整道袍,向着刘备,恭恭敬敬地打了一个道家稽首,目光灼灼如星。

“哥哥信重,一清,敢不竭尽心力,肝脑涂地?!必不负哥哥所托,不负樊瑞道友遗泽!”

人来人往,聚散有时,尘埃落定,故人亦须别离。

水泊岸边,杨柳依依,花荣已收拾停当,与梁山众人一一拜别。

他看着刘备,又看了看身旁的史进,吕方等一众兄弟,眼圈微红。

与史进不打不相识的友情,与众头领大碗喝酒的快意,同仇敌忾的豪情……

这些时日在梁山,是他花荣此生最快意,亦是最舒心的日子。

刘备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容温厚:“花荣兄弟,此去清风寨,万事小心。若遇难处,只管来信。梁山,永远是你的家,这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花荣重重抱拳,喉头有些哽咽,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哥哥,保重!诸位兄弟,保重!”

他于翻身上马,却一步三回头,直到刘备一行人的身影在水泊烟波中化作模糊的黑点,再也望不见。

花荣仍伫立在古道旁,望着梁山方向,心中空落落的,仿佛遗失了极其重要的东西。

许久,他才长叹一声,无精打采地策马,怏怏返回清风寨。

送别花荣,山寨诸事重回正轨。

东溪村已正式并入梁山辖下,刘备便与曾为东溪保正的晁盖一同,于聚义厅侧厅商讨造册分田的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