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大名隐士

大名府,北方军事重镇,城墙高厚,守备森严。

然而刘备这一行人此番前来,却出乎意料地顺利。

或许是天公作美,连日风雪掩盖了行踪,又或是高俅的怒火尚未蔓延至此。

众人与徐宁娘子成功汇合后,立即护送伤势渐重的汤隆,前往城中颇有名气的安仁堂。

医馆内药香弥漫,一位须发花白,目光澄澈的老者正在捣药,正是李大夫。

他见汤隆伤势,非但不怕,反而啧啧称奇,立刻着手治疗。

手法沉稳,全然不问这伤从何而来,只专注于伤势本身,尽显仁心仁术。

汤隆需留在医馆静养些时日。

趁此机会,刘备也有机会亲眼看一看这大宋北疆的府治。

昔日他织席贩履,便知民间疾苦,后转战天下,更明察访之重。

梁山泊八百里水洼虽险,终非久踞之地。

若要成就大事,岂能困守一隅,学那井底之蛙?

刘备漫步在大名府,虽繁华不及东京,却自有一番肃穆气象。

正思忖间,忽听前方巷口传来一阵压抑的悲泣与慌乱呼声。

刘备循声望去,只见一间颇为清雅却略显萧索的院落前,一位布衣青年正试图将一老妪背起。

老妪面色蜡黄,呼吸急促,已是半昏厥状态。

那青年虽神色焦急,动作却稳而不乱,眉宇间自有一般沉静气度,只是此刻也被忧色笼罩。

“这位兄台,老夫人可是急症?”

刘备快步上前,语气关切真诚,他经历了太多生离死别,最见不得老弱妇孺受难。

青年闻声抬头,见刘备虽衣着普通,但气度雍容,目光温润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身后跟着一人以布巾半蒙面,却掩不住那股历经沙场的凛冽气息,心下微奇。

只是救母心切,他也顾不得许多。

“正是!家母旧疾突发,气息难续,正欲赶往东街安仁堂寻李大夫!”

“此去尚有数里之遥,风雪交加,老夫人如此状况,如何经得起颠簸?”

刘备一看便知情形危急,不敢怠慢,立刻让林冲就近寻来一辆马车。

两人小心翼翼地将老妪安置上车。

青年见状,感激不已,连连拱手。

“多谢先生援手!在下许贯忠,不知先生高姓大名?”

刘备为免节外生枝,并未直言名讳,只道:“许兄不必多礼,救人要紧!”

就此,一行人匆匆赶至安仁堂。

幸得及时,李大夫医术精湛,几针下去,又开了方剂,老妪气息渐渐平稳,沉沉睡去。

李大夫显然认得许贯忠,擦了擦汗,颇为遗憾。

“老太太是陈年痼疾,老夫这般施为,也只能暂缓一时。想要根治,非得以精妙手法疏通经络,调和五脏不可。据我所知,唯有建康府的神医安道全或有此能。可惜…山高路远,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