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入条件:认同《多元宇宙共生规则》、无侵略历史、具备基础的法则稳定性(如无大规模混沌失衡),需向议事庭提交 “界域概况报告” 与 “共生承诺函”;
考察期:新界域提交申请后,需经过 6 个月考察期(天庭派专员驻留,评估其法则环境、生灵意愿),考察合格方可正式加入;
扶持政策:新加入界域可享受 “三年扶持期”(优先获得共享池灵脉、免费使用协同防御网),由 1 个核心界域 “结对帮扶”(如灵植界帮扶晶灵界),帮助其快速融入多元体系。
此规则为未来更多界域加入预留了空间,也避免因 “盲目准入” 引入不稳定因素,体现天庭治理的长远性。
第三幕:规则落地 —— 初显成效护和平
《多元宇宙共生规则》实施三个月后,便显现出显着成效:
灵脉资源部通过共享池,向荒芜界输送了相当于其年灵脉总量 30% 的混沌灵能,荒芜界的 “混沌灵植农场” 扩大三倍,首次实现灵脉自给,同时向灵植界共享了 “死寂转化技术”,帮助灵植界解决了 “灵脉污染残留” 问题;
防御协同部依据 “预警机制”,提前 2 小时检测到 “晶灵界域边缘的小型混沌裂隙”,协调林念月的联防队与晶灵界防御力量,仅用 1 小时便化解危机,未造成任何生灵伤亡;
文化融合部组织 “跨域文化周”,晶灵界展示 “晶质灵脉转化表演”,残痕界展出 “法则修复后的历史文物”,机械界则开放 “齿轮工坊” 供其他界域参观,极大增进了界域间的文化认同。
在天庭的 “规则执行评估会” 上,荒芜界代表握着灵植圣主的手,激动地说:“三个月前,我们还在为灵脉不足发愁;现在,我们的孩子能吃饱饭,能去多元宇宙学院读书 —— 这就是规则带来的和平与希望。” 晶灵长老也补充道:“结对帮扶的灵植界教会我们混沌灵植培育,我们的灵脉转化技术也帮到了他们,这种‘互相成就’,正是我们加入多元宇宙的初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四幕:未来展望 —— 开放共生向远方
夕阳下,林峰、苏清月、林念月站在天庭的 “多元观景台” 上,望着远处跨域灵脉列车往来穿梭,七界域的生灵在天庭广场上自由交流 —— 晶灵界的孩童与星芽族的孩子一起追逐混沌灵蝶,灵植界的商人与机械界的工程师讨论新的灵能设备,残痕界的历史修复师正与灵汐族织灵者合作修复古老的共生纹毯。
“规则不是‘束缚’,是‘让共生更有序的保障’。” 苏清月轻声说,指尖的混沌生命光与观景台的七色光交织,“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界域加入,或许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我们守住‘万族共商规则’的初心,和平就会一直延续。”
林念月点头,目光投向防御协同部的实时监测屏 —— 屏幕上,七界域的防御基站信号稳定,没有任何异常预警:“防御网是‘硬保障’,规则是‘软约束’,两者结合,才能守住多元宇宙的太平。”
林峰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混沌医武天庭的意义,不在于‘统御’,而在于‘服务’—— 服务万族的需求,服务共生的初心。只要每个界域都能在规则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从共生中获得幸福,这片多元宇宙的星河,就会永远璀璨。”
夜空中,天庭的七色共生光与界域交汇带的灯塔光交织,照亮了每一个界域的角落。《多元宇宙共生规则》的每一条款,都在万族的践行中焕发活力;混沌医武天庭的每一处角落,都在见证多元共生的新故事。未来,或许会有新的界域敲响准入的大门,或许会有新的技术改变共生的方式,但 “共生守护” 的初心,终将指引多元宇宙走向更长远的和平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