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凡提出的“以清灵引燃寂灭生机”之论,在丹阁高层间掀起了滔天巨浪。
“荒谬!”炎煌长老第一个拍案而起,周身火气不受控制地蒸腾,将空气都灼烧得扭曲,“寂灭瘴气乃万灵终结之息,其性至阴至寒至灭,哪来的什么‘生之火种’?清灵之气与之相遇,唯有剧烈冲突,加速鼎毁人亡!此论,无异于引火自焚!”
他性格刚烈直接,对这等违背常理的观点完全无法接受。
星衍真人亦是眉头紧锁,指尖无意识地在空中勾勒着星辰轨迹,推演着各种可能,最终缓缓摇头:“风险太大。清灵与寂灭,如同水火,强行交融,其爆发的能量足以撕裂周天星辰鼎稳固的空间结构。即便有小凡此前‘以虚纳实’的成功先例,此举也远超可控范畴。”
连一向支持张小凡的木真人,此刻也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他目光深邃地看向张小凡,缓缓道:“小凡,此论非同小可。你可知,若按此策行事,成功的概率,依老夫推算,不足一成。而失败,不仅前功尽弃,更可能……引爆寂灭瘴气,酿成难以预料的灾劫。”
压力如同山岳,尽数压在张小凡肩上。他知道,自己的论断确实惊世骇俗。这并非完全来自混沌视界的洞察,更夹杂了他对仙链吞噬寂灭能量时,感受到的那一丝极淡的、迥异于纯粹毁灭的“悸动”的猜测。
他无法解释仙链的存在,只能将这份感知,归结于自身对能量本质的“特殊直觉”。
深吸一口气,张小凡迎向诸位长老审视的目光,语气沉静却坚定:“弟子明白此举风险。然,常规之法,以力压制,以巧化解,面对本质远高于吾等理解的寂灭之力,已渐显疲态。上次试炼,若非行险引导,鼎恐已碎。既然压制之路愈发艰难,何不尝试……顺势而为,于绝境中觅一线生机?”
他顿了顿,组织着语言,试图将混沌视界中“看”到的模糊景象转化为他们能理解的道则:“弟子曾于推演中感知,寂灭并非纯粹的‘无’,其极致深处,似有一种‘物极必反’的道韵在孕育。如同寒冬极致,冰封万里之下,却暗藏着一丝微弱的春意。清灵之气,或可成为引动这一丝‘春意’的契机,而非与之同归于尽的对头。关键在于引导的‘节点’与‘分寸’。”
他再次取过玉简,以神念勾勒出一幅比之前更为复杂、也更为精妙的能量流转图。图中,清灵之气并非直接冲向寂灭瘴气,而是如同灵蛇般,绕过其最狂暴的核心,精准刺向几个混沌视界中观测到的、能量结构相对“薄弱”却又隐含奇异波动的点位。
“此几处,弟子称之为‘寂灭节点’。清灵之气入此,非为对抗,而是……‘催化’。”
这番论述,依旧玄之又玄,却比之前空泛的“点燃生之火”多了几分可操作的细节。尤其是那幅能量流转图,其中蕴含的某些能量轨迹,竟暗合周天星辰运转的某些偏门奥义,让星衍真人看得眼神微凝。
木真人沉吟良久,指节轻轻敲打着玉椅扶手,最终,眼中闪过一丝决断:“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九转还虚丹,本就是逆天而行之丹,若一味求稳,畏首畏尾,终难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