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气六层的灵力在经脉中奔腾,带来前所未有的力量感。然而,当张小凡尝试按照《引气诀》中那语焉不详的记载,去触摸那层通往筑基的屏障时,却感到一片混沌与滞涩。
那屏障并非坚固的壁垒,更像是一片无边无际、粘稠沉重的迷雾,阻隔在炼气与筑基之间。他的神识探入其中,如同泥牛入海,不仅难以撼动分毫,反而有种自身灵力与神识都要被其同化、消融的错觉。
这便是筑基天堑吗?
张小凡眉头紧锁。他深知五行伪灵根的桎梏,若无筑基丹这等外力相助,仅凭自身,恐怕穷其一生也难以窥见筑基之门。然而,即便手握筑基丹,他也感觉前路迷茫。丹药只是钥匙,如何找到“门”,并用力推开,依旧是未知之数。
《引气诀》太过粗浅,对于筑基的记载几乎为零。他需要更系统的知识,需要前人突破的经验。
他将目光投向了那枚得自大比头名的、可进入藏经阁一层的令牌。一层虽无高深功法,但或许能找到关于筑基的只言片语,或者某些前辈的修炼札记。
再次踏入藏经阁那浩瀚的书海,张小凡径直走向了记载修真见闻、札记杂谈的区域。这里远比功法区冷清,书架上也多是些兽皮卷、竹简甚至凡俗纸册,灵光黯淡。
他耐着性子,一本本翻阅。大多数记载都流于表面,或是些道听途说的轶闻。直到他在一个积满灰尘的角落,找到了一册名为《青云子游历随笔》的残破兽皮卷。
青云子,这个名字他似乎在外门某位长老讲述宗门历史时隐约听过,据说是千年前青岚宗一位惊才绝艳的前辈,后来不知所踪。
他拂去灰尘,小心翻开。兽皮卷中的文字并非功法,而是青云子游历四方时的见闻与感悟,字迹潦草,却自有一股逍遥不羁的意蕴。
其中一页,提到了筑基!
“……夫筑基者,筑大道之基也。非徒灵力盈满,更需神与气合,意与道融。炼气如积土,筑基则塑形。土无灵性,堆积如山亦为死物;气无神御,浩瀚如海终是虚妄。故筑基之要,在于‘灵识’点燃‘道火’,以‘道火’淬炼灵力,化虚为实,凝练‘道基’……”
“……然世人多谬,以为筑基丹乃筑基之必须,实则大谬!丹药之力,不过助燃‘道火’之薪柴,或提供淬炼之‘模具’(指不同属性筑基丹引导凝聚不同属性道基)。若自身‘灵识’不足,‘道念’不明,纵有仙丹亦如顽石投炉,徒劳无功。甚或,‘模具’与自身之道不合,强行为之,道基有瑕,前途断绝……”
“……余观万物筑基,各有其道。草木精灵,筑基于‘生机’之勃发;山石精怪,筑基于‘厚重’之沉淀;剑修之辈,筑基于‘锋芒’之凝聚……道无高下,契合者为真……”
看到这里,张小凡心中豁然开朗,如同拨云见日!
原来如此!
筑基并非简单的灵力积累,而是以自身“灵识”(神识)与“道念”(对天地法则的领悟)为引,点燃“道火”,淬炼灵力,凝聚属于自身的“道基”!
筑基丹的作用,更像是催化剂和模板,能帮助更容易点燃道火,并引导道基凝聚的方向(如服用火系筑基丹,更容易凝聚火属性道基)。但若自身“灵识”和“道念”不足,或者丹药属性与自身之道不契合,反而有害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