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成功炼化第一缕龙脉之气,并与公孙胜等人确认中岳嵩山蕴藏主龙脉后,一项关乎国本的计划便紧锣密鼓地秘密展开。对外宣称,皇帝为感念上天庇佑、四海升平,决定效仿古之圣王,举行封禅大典,以告慰天地,祈福万民。对内,则是为了汇聚国运,行那“龙脉筑基”的逆天之举。
筹备工作持续了整整半年。工部调集能工巧匠,在嵩山主峰峻极峰之上,依循古礼并暗合风水阵法,修建祭天台、社首坛等一应设施。礼部与钦天监反复推算,定下了来年春季,万物生发、天地气机最为活跃的吉日。狄仁杰、王阳明坐镇中枢,调度钱粮,确保大典万无一失。卢俊义、岳飞则调派精锐禁军,将嵩山围得铁桶一般,肃清一切可疑人等。
在此期间,晁盖并未停止修炼。他每夜于观星台引动汴梁地下的微弱龙气,虽进度缓慢,却让自身真气与国运愈发契合,对龙脉之力的感应与控制也日渐精熟。帝国上下,也因这场即将到来的盛典而充满期待,民心凝聚,国运蒸腾,呈现出一派盛世气象。
转瞬之间,吉日已至。
这一日,春和景明,惠风和畅。嵩山脚下,旌旗招展,仪仗森严。文武百官、各国使节、以及受邀观礼的武林名宿、地方耆老,依序而立,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条直通云霄的御道尽头。
辰时正刻,号角长鸣,钟鼓齐喧。
晁盖身着玄衣纁裳,头戴十二旒冕冠,腰佩轩辕剑,在百官的簇拥下,缓步登临峻极峰。他步伐沉稳,目光坚定,每踏出一步,都仿佛与脚下的山峦产生共鸣,一股无形的帝王威压弥漫开来,令观礼众人心生敬畏,不敢直视。
祭天台高九丈,共分三层,暗合天地人三才。顶层中央,设昊天上帝神位。公孙胜、王重阳、张三丰三位高人,身着法衣道袍,手持法器,立于祭台三方,神色肃穆。
吉时到!礼官高唱祭文,声震四野。
晁盖登上祭天台顶,焚香祷告,将写有祭天的玉册投入鼎中。青烟袅袅,直上云霄。随后,他转身面向山下万民,展开另一卷祭地玉册,朗声宣读,声音通过内力传遍山野,字字清晰,宣告着帝国的文治武功,表达着对江山社稷、黎民苍生的责任。
就在祭文宣读至最高潮之际,晁盖心念一动,暗中运转《龙脉筑基法》!他调动起周身与国运相融的真气,并以自身一滴精血为引,混合着那数月来炼化的微薄龙脉之气,化作一道无形的意念,伴随着他宏大的声音,深深地烙印向脚下的大地,烙印向那沉睡的嵩山主龙脉!
“朕,晁盖,承天命,统华夏,今日于此,告祭天地!愿以国运为誓,以己身为凭,沟通龙脉,福泽苍生!佑我华夏,国祚永昌!”
话音落下的瞬间,异变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