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调整这块我来负责!张保国立刻请缨,关键是找到最适合的烘干温度和时间,既要烘干透,又不能烤焦了。我这就带人去调试设备参数!
王超用力点头,何师傅,调味这方面就交给您了。烘干后的鱼仔,撒上咱们特制的椒盐粉、五香粉,或者试试其他口味,一定要突出干香的风味!
包在我身上!何师傅搓着手,跃跃欲试,我这就去准备几批不同腌制程度的小鱼仔,咱们分头试验!
安排完烘干试验,王超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包装车间。刘主任正带着周小虎等几个工人围着第一批加工好的竹筒忙碌着。竹筒选用的是碗口粗细的毛竹,截成半尺来长,内外都打磨得光滑不留毛刺,一头带着竹节作为天然的底。
厂长,您来得正好!刘主任见到王超,连忙拿起一个竹筒展示,您看,这是我们试的第一种密封方式,木塞加蜡封。竹筒里面已经装好小鱼仔了,开口处用这个削制紧密的木塞塞住,木塞与竹筒的接缝处还涂了一圈融化后凝固的木蜡。
王超接过来仔细查看,竹筒做工虽然略显粗糙,但想法都落实了。他摇了摇,里面的小鱼仔发出沙沙的声响,密封处看起来还算严实。
刘叔,这木塞削得可真圆!旁边的周小虎拿起另一个竹筒,佩服地说。
刘主任笑了笑:老手艺了,年轻时跟师傅学过几天木工,没想到这会儿用上了。
旁边还有几排竹筒,用的是不同厚度的木塞,或者尝试了只用蜡封,甚至还有用油纸包住筒口再用麻绳紧紧绑住的。
都按您的要求装好样品了,周小虎兴奋地汇报,我们分了好几组,有的放阴凉通风的架子上,有的放那边稍微闷热点的角落,还有几个,我们刚才还特意模拟运输颠簸了几下,看看哪个最先出问题。
做得好!王超赞许地点头,一定要密切观察记录!特别是注意有没有漏气、漏油、发霉的迹象。竹筒本身会不会因为干燥或者受潮开裂也要特别留意。
放心吧厂长,刘主任指着墙上一张刚画好的表格,我们都记着呢,每个样品编号、密封方式、存放条件、检查时间,清清楚楚!
小主,
接下来的大半天,食品厂里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充满希望的气氛。烘烤车间里,何师傅和张保国带着人不断调整着温度和风速,试验着将小鱼仔烘干到恰到好处的程度。
老张,温度再低五度试试?我感觉刚才那批边缘有点焦了。何师傅捏起一条刚出炉的小鱼仔,仔细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