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科长在一旁插话:超儿他们厂现在可是咱们县的先进典型,连地区领导都点名表扬过。

是吗?孙副主任显得很感兴趣,说来听听。

王超便把张局长来视察的情况简单说了一遍,重点强调了技术革新带来的实际效益。

不错,确实不错。孙副主任连连点头,小王同志很能干啊。

都是领导支持,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王超谦逊地说。

张阿姨过来招呼吃饭,三人移步餐桌。

席间,赵科长有意无意地提起:老孙,听说轻工处那边还有个副处长的空缺?

孙副主任看了赵科长一眼,会意地笑了:怎么,老赵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我觉得小王就很合适。赵科长直接说道,年轻,有能力,又在生产一线,了解实际情况。

王超心里一跳。轻工处副处长,这可是实权位置,分管全县的轻工业生产。要是能坐上这个位置,对他和食品厂的发展都大有好处。

孙副主任没有立即表态,而是问王超:小王同志有什么想法?

王超斟酌着用词:我年轻,经验不足,还需要多学习。不过如果能有机会为全县的轻工业发展尽一份力,我一定全力以赴。

这个回答既表达了意愿,又显得谦虚得体。

孙副主任满意地点点头: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不过这个位置竞争很激烈,还要看组织上的安排。

话说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孙副主任这是愿意帮忙,但事情能不能成,还要看后续运作。

饭后,王超又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

赵科长送他到门口,低声说:超儿,孙副主任这边我已经打点过了。不过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该准备的要准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明白,赵叔。王超感激地说,这次真是多谢您了。

说这些见外的话。赵科长拍拍他的肩膀,回去吧,有消息我让老陈通知你。

回家的路上,王超心潮澎湃。如果能当上轻工处副处长,不仅地位提升,能调动的资源也会更多。这对他的事业发展将是一个重要的台阶。

不过他也清楚,这事不会那么容易。孙副主任虽然愿意帮忙,但最终决定权在组织。他必须做好两手准备。

第二天到厂里,马主任听说这件事后,比他还要兴奋。

这可是大好事!马主任激动地说,要是你真能当上这个副处长,咱们厂以后办事就方便多了!

主任,这事还没准呢。王超倒是很冷静,咱们该干嘛干嘛,别抱太大希望。

对对对,不能得意忘形。马主任连连点头,不过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要不要我去找找老关系?

先不用。王超想了想,等赵叔那边有消息再说。

接下来的几天,王超照常工作,但暗地里已经开始做准备。他整理了自己在食品厂的工作成绩,特别是技术革新带来的效益,这些都是他竞争这个位置的资本。

同时,他也在思考如果真的当上这个副处长,该如何开展工作。既要推动全县轻工业的发展,又不能太过冒进,这个度要把握好。

一周后,老陈又来了。

超儿,老赵让你明天晚上再去他家一趟。

有消息了?王超问。

好像是孙副主任要见你。老陈说,具体的不清楚,你去了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