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目光扫过文件袋,心中有些好奇,但没有多问。

赵科长继续道:是关于你们厂之前申请的那个技术革新项目。我跟老李提了一嘴,他虽然没直接表态支持资金,但他以计委调研的名义,给你们协调了一批计划外的钢材边角料和几种标准型号的轴承、齿轮指标。东西不多,也不起眼,但应该够你们那个技术革新小组鼓捣一阵子了。手续都办好了,直接去县物资站提货就行,走的是计委下属单位技术试验的渠道,不会引人注意。

王超闻言,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惊喜!这简直是雪中送炭!他正愁如何绕过资金壁垒,搞到合适的材料来进行更深入的设备改进试验。这批计划外的物资,虽然量不大,但来源正当,用途清晰,正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这比直接给钱更稳妥,也更实用。

赵叔,这......这太感谢了!真是帮了我们大忙!王超这次的道谢带上了十足的诚意。

这是你们自己争取来的。赵科长意味深长地说,上面看到了你们厂积极主动搞技术革新的态度和潜力,给予适当的资源倾斜,也是合情合理。好好干,拿出点实实在在的成果来,比什么都强。

您放心,我们一定不辜负领导的期望!王超郑重承诺。

又坐了一会儿,聊了些厂里的日常和生产情况,王超便起身告辞。赵科长亲自将他送到门口,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王超提着那个看似不起眼的文件袋离开赵科长家,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夜空繁星点点,晚风拂面,带着初夏的微凉。他感到一种沉静的力量在体内生长。这次事件,他没有得到掌声和荣誉,却收获了更宝贵的东西——来自关键人物的认可和一条更为畅通的资源渠道。这是一种无声的功勋,其价值远超一时虚名。

回到家中,已是夜深。王超没有惊动家人,轻手轻脚地回到自己房间。他先将文件袋妥善收好,里面除了提货单,还有赵科长附上的一份简短的、以计委调研科名义出具的物资调用说明,手续齐全,天衣无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心念一动,他向系统空间。那二十只乌鸡和一千斤五常大米安然存放着。是时候让家人也分享一下这份的果实了,虽然他们永远不知道这果实来自何方。

第二天是休息日。王超起了个大早,趁着李秀兰准备做早饭的工夫,他溜进厨房,假意从刚买回来的菜篮子里(实则从空间)拎出两只肥硕的乌鸡。

妈,你看我弄到什么了?王超笑着将乌鸡递过去。

李秀兰正在舀米,回头一看,眼睛顿时瞪大了:乌鸡?这......这金贵东西你从哪儿弄来的?这年头,普通鸡肉都难得,更别说据说更补的乌鸡了。

朋友给的,说是感谢我帮了点小忙。王超沿用一贯的说辞,语气轻松,正好,今天休息,咱炖汤喝,给爸和您补补身子,刚子和玥玥也正长身体呢。

李秀兰将信将疑地接过乌鸡,入手沉甸甸,羽毛乌黑发亮,处理得干干净净,确实是难得的好东西。她看着儿子最近略显清瘦却精神奕奕的脸庞,终究没再多问,只是念叨着:你这朋友也太大方了......那中午就炖汤,再蒸个鸡蛋。

妈,米还有吗?我朋友还给了点新米,说是东北来的,特别香。王超说着,又看似从角落那个半旧的米缸里(实际从空间)开始往外米。那米粒晶莹饱满,散发着淡淡的米香,正是那1000斤五常大米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