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当我手指拂过那些古老的文字时,依然能清晰地感觉到一股温和而坚定的能量波动,与我之前感应到的牵引同源。这绝非凡物!
“老板,这本书怎么卖?”我拿着小册子,走到柜台前,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老头这才抬起头,推了推老花镜,浑浊的眼睛打量了一下我手里的册子,又看了看我,慢悠悠地说:“那堆都是论斤称的废纸,这本……看着有点年头,但残得厉害,你想要的话,给二十块拿走吧。”
二十块?我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这宝贝他当废纸卖?
我赶紧掏出钱递过去,生怕他反悔。老头接过钱,随手扔进一个铁皮盒子,又低下头继续修他的书,仿佛只是做了一笔微不足道的生意。
我如获至宝地将小册子用原来的牛皮纸重新包好,紧紧攥在手里,感觉像捡到了传国玉玺。走出“藏拙斋”,外面的阳光有点刺眼,我却觉得浑身暖洋洋的。
回到704,我反锁上门,迫不及待地再次研究起这本残卷。除了那股独特的能量感,文字内容确实晦涩难懂,大多是佛教的专有名词和仪轨描述,对我这个门外汉来说如同天书。唯一能看懂的,是夹杂在经文中的一些关于“观想”、“持诵”、“净心涤虑”的简单法门,似乎是一些辅助修行、安定心神的基础方法。
“卷三……残卷……”我摩挲着脆弱的书页,心里琢磨,“那卷一卷二呢?是不是记录着更核心的净化邪祟的法门?它们流落到哪里去了?”
这本残卷的出现,证明《净业宝忏》确实存在,并且有部分流落民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发现!但如何找到其他部分?光靠我这半吊子感应,恐怕很难。范围太大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有空就研究这本残卷,尝试按照里面描述的最简单的“净心法”调息静坐。别说,这法门虽然基础,但效果比我自己瞎琢磨强多了。几次练习下来,感觉心神确实宁静了不少,之前地底经历残留的那点惊悸感也淡化了许多。这本书,哪怕只是残卷,也是个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