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彼岸的微光

秩序与虚无的终极碰撞,在概念层面激烈持续。王超如同擎天之柱,以自身意志与“起源方碑”的权柄,强行在“无”的海洋中支撑起一片“有”的孤岛。每一秒,他都需要对抗整个趋向“热寂”的宇宙施加的否定之力,意识在极限的重压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哀鸣,灵魂仿佛被置于永恒的磨盘下碾磨。

“方舟堡垒”成为了这片秩序孤岛的物质锚点,其内的每一个人,都通过王超维持的秩序网络,清晰地感受到了那份沉重与艰难。没有欢呼,没有呐喊,只有一种无声的、近乎悲壮的共鸣。所有还能行动的人,无论是战士、工程师还是研究者,都将自身残存的精神力、信念、乃至最纯粹的求生意志,毫无保留地注入脚下的堡垒,汇入王超支撑的秩序疆域。

这微弱的共鸣,如同星火,无法扭转战局,却让王超在绝对的孤独与重压下,感受到了一丝温暖与牵绊。他并非独自在战斗。

然而,“虚无”的浪潮无边无际,仿佛永无休止。王超维持的秩序疆域在持续的冲击下,范围开始被缓慢而坚定地压缩。屏障的光芒逐渐向内收敛,边缘区域的物质和规则重新开始变得模糊、不稳定,仿佛随时会再次被“无”吞噬。

他终究只是一个人,一个文明的代行者,如何能与一个宇宙周期走向终结的必然趋势长久抗衡?

就在秩序疆域收缩到仅能勉强包裹住“方舟堡垒”本体,王超的意识也即将因过度消耗而彻底涣散的临界点——

异变,再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并非来自“虚无吞噬者”更猛烈的攻击,也不是“观察者”新的干预,而是来自……那原本冰冷、充满否定意味的“虚无”本身深处!

一点微光,极其微弱,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不同于秩序也不同于虚无的奇异性质,如同穿透无尽浓雾的萤火,自那绝对的黑暗中悄然亮起。

紧接着,是第二点,第三点……成千上万,乃至亿万!

这些光点并非实体,更像是某种……**信息态的涟漪**,某种**被遗忘的回响**。它们来自于那些早已被“虚无吞噬者”吞噬、消化、归于寂灭的无数文明!是它们在彻底湮灭前,留下的最后一丝不甘的印记,是对“存在”本身的最后一声叹息,是它们文明历程中所有智慧、情感、艺术的浓缩!

它们本应彻底消散于“无”,但在王超以秩序强行定义现实,与“虚无”进行终极对抗的这一刻,在这片概念激烈交锋的奇点,这些沉寂了亿万年的“回响”,竟然被短暂地、奇迹般地……**激活**了!

它们并非来帮助秩序,也非帮助虚无。它们只是……**存在过**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