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深处,米的“挑战者深渊”底部,高压海水裹挟着千年沉沙,像一双无形的手,将“龙渊”号载人深潜器死死按在海床上。伊万诺夫的额头抵着操作台,护目镜上蒙着层白雾,喉结滚动着喊道:“声呐组!目标锁定!坐标北纬32°17′,东经145°42′,深度米——是金属结构!重复,是人工金属结构!”
“龙渊”号的驾驶舱内,全息屏的蓝光将众人的脸庞映得发白。探照灯的光柱刺破浑浊的海水,前方五十米处,一堵倾斜的金属墙面正缓缓从沉积层中显露。墙面布满螺旋状的纹路,每一道纹路都深达十厘米,边缘锋利如刀,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那分明是“星钢”合金特有的锻造痕迹,与北极基地“完美进化体”装甲的材质如出一辙。
叶岚坐在副驾驶位,指尖在量子键盘上翻飞,发梢沾着机油的亮泽。她扯了扯脸上的防护面罩,声音带着几分发颤:“信号频率12.7赫兹,振幅与北极基地的‘进化体’能量波动完全吻合!这不是自然形成的……是建筑!”
“建筑?”龙武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难以置信的紧绷,“老毛子,你确定不是变异兽的巢穴?”
“巢穴能造出三十米高的金属城墙?”伊万诺夫猛地拍了下操作台,“你看那些建筑残骸——”他指向全息屏,“圆形穹顶、拱形门廊、阶梯状结构……这他妈是标准的‘诺亚’号风格!”
“诺亚”号——这三个字让驾驶舱内的空气瞬间凝固。三年前,凌夜带领“影卫”小队深入北极冰原,在废弃的“诺亚”号残骸中发现过类似的螺旋纹路;两年前,秦婉的医疗组在变异体体内检测到过与“诺亚”号外壳相同的金属成分;而今天,这些本该只存在于末世前的“创世者”造物,竟沉没在万米深海。
“龙渊”号的推进器发出低沉的轰鸣,缓缓靠近那堵金属墙。秦婉穿着无菌白大褂,正给队员注射“抗压药剂”,淡金色的液体注入血管时,队员们的瞳孔微微收缩:“大家注意,这些建筑可能含有‘星尘病毒’残留。保持距离,避免直接接触。”
探照灯的光柱向上移动,逐渐勾勒出建筑的轮廓——那是一座沉没于海底的环形城市,直径超过五百米。外墙由“星钢”合金铸造,表面爬满银色藤蔓,部分区域已被海水腐蚀出蜂窝状的孔洞,露出内部暗红色的结构。城门上方,一座倾斜的金属尖塔直插海底,塔尖镶嵌着一颗幽蓝的晶体,在探照灯下流转着诡异的光芒。
“那是……‘诺亚’号的导航水晶?”叶岚的声音带着震惊,“我在‘诺亚’号日志里见过它的照片!据说能接收来自宇宙的能量信号!”
“全体注意!”凌夜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沉稳如淬过寒铁,“保持安全距离,叶工,用‘万物解析’扫描建筑结构;龙武,带‘影卫’小队进入一级战斗准备;伊万,记录坐标,准备采样。”
海沟下的震撼:失落文明的轮廓
“龙渊”号停在距离城市三百米的位置。全息屏上,“万物解析”的扫描结果逐渐展开——建筑的墙体由三层“星钢”合金叠加而成,中间填充着某种黑色凝胶状物质;穹顶的弧度精确到毫米,符合“诺亚”号的“反重力舱室”设计;而那座尖塔的晶体,其能量波动与“诺亚”号的“星门”装置高度吻合。
“这不是普通的建筑。”秦婉的声音带着颤抖,“它的结构比‘诺亚’号更复杂……看这里!”她调出一组显微图像,“墙体内部的黑色凝胶含有‘星尘病毒’的基因链,但排列方式与变异体体内的完全相反。这像是……某种‘抑制装置’?”
“抑制病毒?”凌夜挑眉,“‘创世者’在深海建造城市,是为了封印病毒?”
“更像……”叶岚调出另一组数据,“这些建筑的能源系统与‘净化之源’的反应逻辑高度重叠。我怀疑,‘净化之源’的原始设计图,就来自这座城市。”
伊万诺夫突然喊道:“老毛子,看水下!”
探照灯的光柱向下延伸,海床上浮现出密密麻麻的金属管道,像血管般蔓延至城市各个角落。管道表面刻着“星钢”合金的螺旋纹路,部分管道已经破裂,从中渗出淡蓝色的液体——那液体与“净化之源”的核心成分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