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的夜幕像一块被墨汁浸透的幕布,将“破浪号”的探照灯切割成惨白的光斑。“巨熊”伊万诺夫站在舰桥的舷窗前,络腮胡上沾着海盐,目光紧盯着声呐屏上跳动的光点——那是“诺亚”号核心实验室的位置,距离他们已不足五公里。
“左舷三十度,深度四百米,发现异常能量波动。”声呐员的声音带着颤抖,“强度……超过了‘诺亚’号主反应堆的残留值!”
伊万诺夫的瞳孔收缩。他记得三天前,“破浪号”的水下机器人曾在“诺亚”号残骸附近探测到类似的能量脉冲,当时他们以为是设备故障,现在看来——
“全舰戒备!”他吼道,“启动所有探照灯,声呐组持续追踪!”
警报声骤然响起。甲板上的船员们纷纷抓起武器,重机枪手将穿甲弹压入弹仓,火箭筒手则瞄准了海面。伊万诺夫摸了摸腰间的脉冲枪,这是他在俄罗斯极地基地救下的一名老兵留下的遗物,此刻比任何时候都让他安心。
“声呐组报告!目标正在快速接近!速度……每小时十五节!”
伊万诺夫抬头,透过舷窗望向漆黑的海面。月光下,一个庞大的黑影正破浪而来,它的背鳍高耸如山峰,皮肤泛着幽蓝的磷光,头部有两根螺旋状的触须,每根都有成年男性手臂粗细。
“是……‘深渊鲸’?”三副的声音带着恐惧,“我在《海洋生物图鉴》里见过它的化石,据说它们在白垩纪就灭绝了!”
伊万诺夫没有回答。他的“万物解析”能力正疯狂运转,眼前的巨鲸在他眼中被拆解成无数数据:体长约三百米,体重超过五万吨,皮肤下的肌肉纤维密度是普通鲸鱼的十倍,触须内部布满了神经节——这些神经节正释放着与“诺亚”号实验室相同的能量波动。
“它在攻击‘破浪号’!”了望手尖叫。
巨鲸的尾鳍重重拍在海面上,掀起十米高的浪墙。“破浪号”被冲击得剧烈摇晃,甲板上的船员差点摔倒。更可怕的是,它的触须如同钢鞭般抽向船身,第一下就击穿了右舷的防弹玻璃,海水混着碎玻璃涌进驾驶舱。
“启动护盾!”伊万诺夫吼道。
“破浪号”的能量护盾瞬间展开,淡蓝色的光幕笼罩了船体。巨鲸的触须撞在护盾上,溅起一片电弧,但护盾只是微微晃动——这东西的力量远超常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