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个年轻队员喘着气说,“鬼子太多了,我们撑不了多久。“
“必须撑下去。“谢文渊检查着所剩不多的弹药,“每多撑一天,就能多救成百上千的群众。“
傍晚,他们与林婉茹带领的医疗队会合。医疗队的情况更糟,带着几十个重伤员,行动缓慢。
“这样走太危险了。“谢文渊看着疲惫的医护人员和**的伤员,“必须找个安全的地方安置伤员。“
林婉茹指向远处的一座山峰:“那里有个天然溶洞,很隐蔽。“
队伍在夜色中向溶洞转移。途中,他们遭遇了一股日军巡逻队。
“带伤员先走!“谢文渊下令,“其他人随我掩护!“
激烈的交火在黑夜中展开。利剑队员们凭借精湛的枪法,硬是挡住了数倍于己的敌人。但弹药消耗很快,形势越来越危急。
“科长,没子弹了!“一个队员报告。
谢文渊看了看手中的最后一颗手榴弹,正准备下令冲锋,远处突然响起熟悉的军号声。
“是我们的援军!“
八路军主力部队及时赶到,一举击溃了日军巡逻队。带队的竟是首长本人。
“首长,您怎么来了?“谢文渊又惊又喜。
“听说你们被围,我放心不下。“首长看着疲惫不堪的战士们,“辛苦你们了。“
在溶洞中安置好伤员后,首长召集干部开会。
“情况比预想的还要严峻。“首长神色凝重,“日军改变了策略,开始屠杀平民,想要断绝我们的群众基础。“
众人沉默。这是最可怕的局面,一旦失去群众支持,八路军就成了无源之水。
“必须反击。“谢文渊打破沉默,“打几个漂亮仗,提振士气,也让鬼子知道我们不是好惹的。“
“有什么具体计划?“
谢文渊在地图上指出三个点:“这三个据点守备相对薄弱,我们可以同时发动袭击。只要拿下其中一个,就能打破鬼子的封锁。“
经过讨论,最终决定袭击位于根据地边缘的王家集据点。
战斗在次日凌晨打响。谢文渊率利剑分队担任主攻,八路军主力在外围策应。
王家集据点建在一个小山包上,四周开阔,易守难攻。谢文渊决定智取。
“李大山的组负责佯攻东门,吸引守军注意力。我带人从西侧悬崖攀爬上去。“
悬崖陡峭,几乎垂直。利剑队员们用抓钩和绳索艰难攀登。谢文渊第一个登上崖顶,干净利落地解决了哨兵。
“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