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心”型产品:主要指大部分电子产品和新媒体内容。她认为这些事物信息杂乱,严重干扰心神,多次建议林逸舟“削减乃至弃用”,让林逸舟和火姐哭笑不得。
*“无用”型产品:大部分她无法理解其用途的现代消费品,如一些纯粹装饰性的文创小物,她评价为“徒耗资源,无益修行”。
尽管认知差异巨大,但清微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远超林逸舟的预期。她很快弄清了公司的基本运作流程,并开始提出自己的“顾问建议”。她不再直接否定设计,而是会指出某些设计可能引发的“能量场”冲突(比如某个图案组合容易让人心浮气躁),建议调整。神奇的是,按照她的建议修改后的产品,市场反馈往往确实更好。
在她的“指点”下,“观澜文化”推出了一系列效果“过于显著”的产品:
*“清风扇”:一款看似普通的折扇,扇骨被清微用特殊手法处理过。轻轻一扇,不仅能带来凉风,似乎真的能驱散闷热带来的烦躁感,在盛夏卖到脱销。
*“安神笔”:一款钢笔,笔杆材质经过清微“加持”,据说有助集中注意力。不少文案工作者和学生家长疯狂抢购,声称效果堪比温和的提神饮料。
*“净念香囊”:内含清微配置的草药粉末,挂在车内或办公室,能有效缓解异味,甚至有人反映连带着工作效率都提升了。
这些产品让“观澜文化”在高端文创市场独树一帜,品牌价值飙升,也为清微的“债务抵扣账户”带来了巨额进账。林逸舟看着财务报表,心情复杂,一方面欣喜于商业成功,另一方面又隐隐担忧这种“玄学带货”的不可控性。
他的担忧很快得到了印证。
一天深夜,火姐闯进林逸舟的办公室,脸色凝重地打开她的电脑:“老板,出怪事了。”
屏幕上显示的是深网(DarkWeb)的几个隐秘交易论坛的截图。有人正在匿名高价收购所有经清微之手流出或与之相关的物品,不仅仅是“观澜文化”的正品,甚至包括她偶尔触碰过的普通物件、她居住地周围的土壤样本、乃至她丢弃的生活垃圾!出价高得离谱,而且要求极其严格,必须附上清晰的来源证明和能量残留检测报告(一种非公开的玄学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