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说:“人参跟人一样,先苦,慢慢甜。急不了。”
我点头,觉得这一句话,似乎能解释这片土地和生活的很多部分。
——
下午我去了辉南县博物馆。
县城小,但博物馆出乎意料地用心。展厅里有关于当地满族、朝鲜族和汉族人共同生活的历史,也有关于“长白山药文化”的陈列。墙上挂着老旧的山徒背篓、鹿皮鞋、采参锹。
讲解员是一位年轻女孩,说话轻柔。
她讲“采参人”的时候,声音变得格外缓:
“过去采参是件要命的事。进山前要祭山神,挖参时不能大声说话,回村要先谢。很多采参人找不到回来的路,也有很多在大山里一辈子没出来。”
我问她:“那为什么还要去?”
她看着我,眼神清澈:
“因为有人需要,也因为这是命。”
这句话很轻,却像从山里传出来的一样,有种不可违逆的力量。
——
傍晚时,我决定去万寿山看看。
山不算高,但安静。山路上有松树,也有桦树,树皮洁白,像被时间磨得没有杂念。林子里隐约能听见水声,脚踩落叶的声音比风声更明显。
山顶有一个小寺院,名叫普照寺,院墙不新,但很干净。寺里只有两位僧人,一老一少。年轻僧人在清扫院子,老僧人坐在石台上看山。
我慢慢走过去,坐在他旁边。
老僧没有看我,只说:
“山里的人不多,来的人心里有事。”
我沉默,过了很久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