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陈宇战队的发展

沈逸未回复。十五分钟后,他发起一场仅限核心成员加入的闭门语音会议。会议持续十四分三十八秒。

“他们强。”沈逸的声音在频道中响起,“但还没触及核心。”

他同步投送了一份对比图谱:左侧是陈宇战队最近一场胜利的技能释放序列,右侧则是“夜莺”战队在展会演示中的原始推演路径。两者在节奏分布上确有重叠,但关键差异在于——陈宇战队的决策节点依赖经验模型,而“夜莺”的每一步都基于百万次模拟的最优解。

“他们在模仿表象。”沈逸说,“但我们打的是底层逻辑。”

他调出“隐藏身份加持”模块中的“战略预警”子系统,输入“狂龙”作为长期监测目标。系统弹出确认框:【目标锁定成功,当其实力评级进入甲级联赛层级时,将自动推送应对方案】。

会议结束前,他补充一句:“不要回应任何舆论。我们的回应,只在战场上。”

——

下午四点二十九分,沈逸重新接入“策略模拟空间”,将陈宇战队的最新战术数据导入隔离区。系统开始进行对抗推演,设定初始条件为双方实力均衡,环境随机生成。第一轮推演耗时八秒,结果:陈宇战队胜率38.7%。第二轮加入“观众情绪波动”变量,模拟大型赛事压力环境,胜率降至31.2%。第三轮引入“隐藏身份加持”被动增益,对方胜率进一步跌至26.4%。

小主,

正当系统准备启动第四轮深度对抗时,终端突然弹出新提示:【监测目标“狂龙”战队,战术创新指数突破阈值,解锁成就:“劲敌觉醒”】。

沈逸目光微动。系统成就模块极少对其他玩家触发反馈,这意味着陈宇战队的战术演化已达到某种“被系统认可”的临界点。这不是威胁等级的提升,而是对手资格的确认。

他调出成就详情页,下方附带一行小字:【该目标已具备触发“宿命对决”任务链的前置条件,待双方正式交锋后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