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过后,郑道允回到汉阳,向同行们讲述了金允谦用灯笼草治眼疾的事迹,还将金允谦的病案册抄录传阅。越来越多的朝鲜医者开始关注灯笼草,纷纷前往庆州向金允谦请教,灯笼草治眼疾的用法,从庆州传遍整个朝鲜半岛,成为本土药材中的瑰宝。金允谦也并未固步自封,他不断收集各地医者用灯笼草的经验,有的医者用灯笼草与蜂蜜调和,制成药膏外敷,治疗眼睑肿痛;有的用灯笼草煎水熏眼,治疗眼干涩——这些民间实践的细节,都被他一一记录在案,让灯笼草的药用价值愈发丰富。
第三回 芝峰采风录异草 文献载智传千古
朝鲜宣祖三十八年,着名学者李睟光奉命编撰《芝峰类说》,此书旨在收录朝鲜各地的风物、典故、异闻及实用知识,涵盖经史子集、医卜星相诸多领域。李睟光学识渊博,注重实地考察,听闻庆州金允谦用灯笼草治眼疾的奇事,便特意从汉阳动身,前往庆州采风,欲将此草的药用价值载入书中。
抵达庆州时,正值秋日,山间灯笼草开得正盛,红萼如火,点缀在青绿色的草木间。李睟光身着文士长衫,带着随从来到济生堂,见到金允谦,开门见山道:“金大夫,久闻您发掘灯笼草药用之能,救治无数眼疾患者。我编撰《芝峰类说》,欲收录本土奇珍异草,还请您详谈灯笼草的用法与渊源。”
金允谦见李睟光态度恳切,便邀他入内堂,奉上清茶,取出自己多年积累的病案册与灯笼草标本。“李先生,此草生于山野溪边,当地百姓称之为‘灯笼草’,因其红萼形似灯笼而得名。”金允谦指着标本,细细讲解,“其性凉,味甘苦,归肝经,主要功效为清热泻火、退翳明目,多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眼生翳障、视物模糊等症。”
他又翻开病案册,为李睟光讲述典型病例:“三年前,庆州有位猎户,因狩猎时被风沙迷眼,后又染风寒,高热不退,痊愈后眼生厚翳,几乎失明。我用灯笼草汁每日滴眼,配合清肝活血汤药,足足治疗了一个月,他的眼翳才彻底消散,重见光明。如今他仍在山间狩猎,视力如初。”
李睟光听得入神,不时提笔记录,问道:“金大夫,此法是您首创,还是源于民间?”金允谦笑道:“不敢称首创。我最初是见山间樵夫、猎户用此草汁缓解眼疲劳,便留心观察,而后在临床中不断尝试、调整,才形成如今的治法。这法子,说到底是百姓在生活中摸索出来的,我只是将其系统化、理论化罢了。”
为了让李睟光更直观地了解灯笼草,金允谦带着他前往山间采药。秋日的阳光洒在山林间,溪水潺潺,灯笼草的红萼在风中轻轻晃动。金允谦弯腰摘下一枚果实,递给李睟光:“李先生可尝尝,此草汁液清凉,能清润咽喉,也能感知其性味。”李睟光接过果实,剥开红萼,挤出汁液尝了一口,果然清凉微苦,心中对其清热之性更信几分。
在山间,他们还遇到一位正在采摘灯笼草的老妇人。老妇人说:“我年轻时眼睛不好,就是用这草汁滴好的。如今我女儿眼干,我也采些回去给她用。我们寨子里的人,眼睛不舒服都找它,比吃药方便多了。”李睟光上前询问,老妇人又讲述了不少民间用灯笼草治眼疾的小故事,有的用新鲜果实捣汁,有的用晒干的茎叶煎水,用法虽简,却都有效。
回到医馆后,李睟光结合金允谦的病案与民间见闻,写下了关于灯笼草的记载:“庆州稷山有灯笼草,红萼垂垂,状如灯盏。其果实性凉味甘苦,捣汁滴眼,可治目赤肿痛、翳障遮睛,民间多用之,疗效确切。”他特意注明“此法源于民间实践,经金允谦大夫辨证施治,愈人无数”,确保记录的真实性与严谨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芝峰类说》编撰完成后,灯笼草治眼疾的记载传遍朝鲜半岛,甚至传入中原。后世医者在查阅此书时,无不感叹:若不是李睟光实地采风,若不是金允谦记录病案,这株山野草木的药用智慧,或许便会淹没在时光中。这正是“实践先于文献”的生动体现——民间的口传经验,经过医者的实践与学者的记载,最终成为流传千古的医学知识。
第四回 海东黔岭传讯息 灯草双辉耀医坛
时光荏苒,金允谦已年过花甲,济生堂交由弟子打理,但他仍坚持记录灯笼草的病案,收集各地用法。这日,一位从中原而来的商人来到医馆,说是受湖广医者沈砚之所托,带来一封书信与一本《黔地采风录》。
金允谦拆开书信,只见信中写道:“闻朝鲜半岛有灯笼草,形似黔岭灯盏花,当地以其治眼疾,甚慰。黔地灯笼草,苗民谓之灯盏花,性凉味甘苦,能清热通络,多用于治聋哑之症,捣汁外敷耳喉,或内服,多有奇效。草木跨山海,智慧本同源,愿与君交流经验,共探此草之妙。”
金允谦读完书信,又翻开《黔地采风录》,只见书中详细记载了黔岭苗寨阿珠婆用灯笼草治聋哑的病案:孩童高热后聋哑,用灯笼草汁外敷耳喉、内服汤药,七日而愈;老妪失聪三年,经灯笼草配伍活血药材治疗,半月后恢复听力。书中还附有灯笼草的形态图,与朝鲜的灯笼草几乎一模一样。
“原来这灯笼草在黔岭还有这般用法!”金允谦惊叹不已。他想起自己曾治疗过一位因高热后听力减退的孩童,当时只用清热汤药,疗效不佳,如今看来,若用灯笼草汁外敷耳周,或许能有奇效。他当即决定,尝试将黔地的用法融入自己的治疗中。
不久后,医馆来了一位五岁孩童,因高热后听力模糊,说话含混。金允谦诊脉后,见其舌红苔黄,耳后脉络发青,与《黔地采风录》中记载的聋哑病症相似。他取来灯笼草汁,一部分滴入孩童眼中,治疗其伴随的眼干症状;一部分与蜂蜜调和,外敷于孩童耳后与颈部脉络处;同时开具清肝通络的汤药,加入灯笼草茎叶同煎。
三日过后,孩童的听力明显好转,能听清大人的呼唤;七日,说话也清晰了许多;半月后,听力与语言功能完全恢复。金允谦大喜过望,立即提笔给沈砚之回信,详细讲述了自己用黔地用法治疗听力减退的病案,还附上朝鲜用灯笼草治眼疾的新经验,如用灯笼草与珍珠粉调和治眼生翳障,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