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知魏军势大。"刘禅平静地打断,"然治国之道,岂能因一时之急而废根本?"他看向我,"秦卿既从未来得见教训,朕当采纳。"
这番话令所有人震惊。刘禅继续道:"道德院由诸葛瞻任首座,蒋琬、费祎辅之。所有新武器须经其核准方可量产。"
"陛下圣明!"我由衷赞叹。这个刘禅,与未来那个傀儡皇帝简直判若两人!
朝议结束,我正欲前往静时亭,侍从追来:"将军留步!陛下私请。"
后殿暖阁中,刘禅独自等候。见我进来,他示意侍从退下,然后从案几下取出一卷竹简:
"秦卿,此乃朕近日所思,卿且过目。"
展开竹简,上面工整地写着《劝农疏》,详细论述了农业改良计划。最令人惊讶的是,刘禅亲手绘制了几种新式农具的草图,其中犁铧的设计竟与现代农具十分相似!
"陛下,这是..."
"朕夜观天象,思及蜀地多山,农事艰难。"刘禅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若改良农具,提高产量,则军民衣食无忧,北伐可期。"
这绝非历史上那个"乐不思蜀"的刘禅!我猛然想起,未来长安那位老人说过,"大变革"发生在三十年前...莫非正是刘禅这一代的决策,奠定了后来科技暴政的基础?
"陛下圣虑深远。"我谨慎回应,"然农具改良需铁甚多,或与武备冲突..."
"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耕田。"刘禅斩钉截铁,"此乃相父教诲,朕铭记于心。"
相父...诸葛亮。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未来蜀汉的堕落,或许正是因为忘记了这一根本——民生才是立国之本,而非武力。
"臣谨记。这就安排将作监优先打造新农具。"
离开皇宫,寒风刺骨,我却感到一丝暖意。或许...那个黑暗的未来可以避免。
静时亭中,诸葛瞻正在全力修复手环。见我进来,他兴奋地报告:
"将军!手环核心已稳定,可重新连接'环心站'!"
"太好了!"我快步上前,"能收到未来讯息吗?"
"勉强可以,但..."诸葛瞻欲言又止,"情况不太妙。"
手环投射出的全息影像模糊不清,但足以辨认:未来长安的街道上,游行民众与机器人卫队发生冲突,建筑物在燃烧,天空中悬浮着巨大的监视器...
"这是三天前的画面。"诸葛瞻声音沉重,"那个时空的蜀汉正在崩溃。"
小主,
我仔细观察,发现暴动的导火索似乎是"粮食配给制"。高科技农业竟然导致饥荒?这不合常理!
"思远,能放大那个标志吗?"我指向画面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