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河不敢怠慢,急忙将消息传送给朝廷。
萧山河将最新的密报紧急呈送给了朝廷,心中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回复。
他知道,这一战对于山海关,乃至整个国家的重要性,任何决策都需慎重考虑。
不久,朝廷的回信如期而至。
信中,大江王朝陛下的语气坚定而决绝:“守山海关,坚决不能出去迎敌。”
“利用山海关的险峻地势,布下重重防线,让敌军寸步难行。”
萧山河读完信件,心中虽有疑虑,但也明白国君的意图。
山海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要策略得当,守住并非难事。
而且,贸然出击可能会陷入敌军的埋伏,风险极大。
但是,对于这样的结果他并不满意。
因为死守山海关的结果就是代表着放弃了周边的小镇。
这样一来,这些小镇必将遭受到屠杀。
萧山河紧握着朝廷的回信,眉头紧锁,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他深知死守山海关的命令虽能确保关隘不失。
但周边的小镇和无辜百姓却将因此陷入危难之中,面临敌军的屠杀。
“不,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百姓遭殃。”
萧山河在心中暗自发誓,他决定违抗军令,采取更加积极的备战策略。
他立刻召集了苏命和其他将领,将朝廷的命令传达给他们,并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决心。
“我知道,国君的命令是守山海关,不出去迎敌。”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周边小镇和百姓的安全。”
“如果敌军攻占了那些地方,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我决定积极备战,不仅要守住山海关,还要尽力保护周边的百姓。”
苏命和其他将领听后,纷纷表示理解和支持。
他们知道,萧山河一直把百姓的安危放在首位,他的决定无疑是为了更大的大局着想。
“师兄,我们愿意与你并肩作战,共同守护这片土地和百姓。”苏命坚定地表示。
其他将领也纷纷表态,一致赞成萧山河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