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天妒英才,诗鬼李贺!

唐太宗李世民霍然起身,一脸惊讶地说道。

郑王李亮正是他父亲李渊的八叔,也是他李世民的八爷爷。

没想到李唐宗室居然还出了一个名留千古的诗人!

“传朕口谕,以后科举考试,不允许再出现因名字所形成的避讳!”

李世民脸色一板,大袖一挥说道。

【李贺二十一岁经宗人推荐,任从九品的奉礼郎,负责祭祀礼仪,地位低微且与志向相悖。】

【三年后,李贺辞官,漫游河阳、潞州等地,寄身友人张彻门下,生活困顿。】

【他辞官后生计艰难,诗中频繁出现寒、病、死等字眼,如“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李贺长期抑郁、营养不良,加之可能患有肺结核或心脏病,二十七岁时病逝于昌谷故居。】

【李贺临终前将诗稿分为四编,托付友人沈子明,现存诗240余首,多为晚年所作。】

【最后一首诗《秋来》中“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被视为其命运的预言。】

“什么?!”

“我儿竟然英年早逝!”

李晋肃只觉得脑子轰的一声,瞬间一片空白,难以置信地说道。

而少年李贺也是面色惨白,向后退了两步,震惊地看着天幕。

【李贺性格孤傲敏感,痴迷创作。】

【李商隐在《李贺小传》中记载,李贺常骑驴携锦囊,得句即投囊中,归家后“研墨叠纸足成之”,甚至“呕心沥血”。】

【李贺受韩愈、皇甫湜等人赏识,但与主流文坛疏离。】

【同时代诗人元稹曾求见,李贺因元稹出身明经科而拒之,可见其清高。】

“后世的诗歌文化竟如此繁荣?”

“文人墨客竟形成所谓的文坛?”

秦始皇嬴政看到这里,忍不住开口说道。

相比于大秦,唐朝在文化程度上,确实领先了太多。

【李贺善用神话、鬼魅、死亡等超现实意象,如“鬼灯如漆点松花”、“秋坟鬼唱鲍家诗”,营造出阴森瑰丽的意境,故得“诗鬼”之称。】

【他注重炼字琢句,语言奇峭冷艳,如“黑云压城城欲摧”、“昆山玉碎凤凰叫”。】

“好一个李贺!妙啊!”

李白睁开醉醺醺的眼睛,看到天幕上的诗词后,顿时拍手称赞道。

【下面,让我们欣赏一下李贺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