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

行者见状,心中暗自思忖:此处想必便是那妖怪的巢穴所在。然而,他并未贸然闯入,而是停下脚步,稳稳地立于原地,深吸一口气后,运足内力高声叫道:“妖怪,快快将我师父送出来!若敢有丝毫迟疑,休怪俺老孙手中金箍棒无情!”

话音未落,只听得那石门内传来“唿喇”一声巨响,紧接着大门豁然敞开。刹那间,一股浓烈的妖气喷涌而出,令人窒息。随后,一群面目狰狞、凶神恶煞的牛头精从洞中狂奔而出。这些牛头精一个个身材魁梧,肌肉发达,手持各式兵器,气势汹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首的一名牛头精瞪着一双铜铃般的大眼,上下打量着行者,嘴里发出邓邓呆呆的声音问道:“你究竟是谁?竟敢在此大呼小叫!莫非吃了熊心豹子胆不成?”

行者冷笑一声,昂首挺胸,朗声道:“吾乃东土大唐前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圣僧唐三藏的大徒弟孙悟空是也!日前路过贵宝地金平府观赏花灯之时,不想我师父竟遭你家那魔头无端掳去。速速将我师父完好无损地送还回来,尚可饶尔等一命!如若不然,定要将你这妖窝夷为平地,让你这群妖精统统化作脓血!”

那些个小妖们听到行者这番话语,顿时吓得面无人色,浑身颤抖不已。他们哪里见过如此厉害的角色,当下便慌作一团,争先恐后地往洞内跑去,一边跑一边惊慌失措地大喊大叫:“大王啊!不好啦!不好啦!外面来了个厉害的和尚,口口声声说要我们交出唐僧呢!”

话说这三个老妖,正将那唐僧擒拿至洞府深处。此处幽深僻静,哪管什么是非对错、青红皂白。只见那些小妖们听从命令,挑拣出剥皮的工具,准备先将唐僧身上的衣裳尽数剥落。而后,又从湍急的溪流之中汲取清澈的泉水,仔细地为其清洗身体。一番忙碌之后,便开始筹谋如何将唐僧细细切碎、慢慢锉磨,再用酥油和香油一同煎煮享用。

正在此时,忽然听得洞外传来一阵急促的禀报之声,高呼“祸事来了”。那为首的老妖闻言不禁大惊失色,赶忙询问究竟发生了何事。只见一小妖急匆匆跑来,气喘吁吁地道:“大门前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毛脸雷公嘴模样的和尚,大声叫嚷着说:‘你们这些大胆妖孽,竟敢掳走我家师父至此,速速将他送出洞去,否则休怪贫僧不客气,定要将你们这窝巢彻底掀翻,让尔等全都化作脓血!’”

听闻此言,那三个老妖皆是心中一惊,面面相觑道:“哎呀呀,刚刚才擒获了此人,尚未来得及盘问他的姓名籍贯以及来历呢。小的们,快快先将他的衣物给他穿上,带到这里来审问一番,务必弄清楚此乃何方人士,又是因何缘由撞入咱们这地界儿的。”

于是乎,众多小妖一窝蜂似的涌上前来,七手八脚地解开捆绑唐僧的绳索,替他穿戴好衣物后,连推带搡地将其押到座位之前。可怜那唐僧早已被吓得魂飞魄散,浑身颤抖不止,战战兢兢地跪倒在地,口中不停求饶道:“大王啊,求求您大发慈悲,饶过贫僧一命吧,饶命啊!”而那三个妖精,则是齐声喝问道:“你到底是从何处而来的和尚?为何见到佛像不但不躲避退让,反而莽撞地冲撞了本大王的云路?”

唐僧赶忙磕头,诚惶诚恐地说道:“贫僧乃是从东土大唐而来,奉我大唐皇帝之命,前往天竺国大雷音寺拜见佛祖,以求取真经。在路途中,我来到了金平府的慈云寺,承蒙寺中僧人的热情款待,留我在寺中过元宵佳节并观赏花灯。就在那金灯桥上,我忽然看见大王您显现出佛像,贫僧肉眼凡胎,见佛便拜,却未曾料到冲撞了大王您的云路,还望大王恕罪。”

那妖精听闻,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喝道:“你这东土来的和尚,到此路程甚远,想必历经了不少艰辛。你这一行共有几人?都叫什么名字?快快如实招来,若有半句假话,我定叫你性命不保!”

唐僧双手合十,宝相庄严地说道:“贫僧俗家姓名唤作陈玄奘,打小就在那金山寺出家做了僧人。后来承蒙大唐皇帝恩赐,得以在长安城中的洪福寺担任僧官一职。话说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呢,只因那魏徵丞相于梦中将泾河老龙斩杀,唐王也因此游历了地府一番,历经艰险才重回人间阳世。回到人世之后,唐王便决定开设一场盛大的水陆法会,以超度那些孤苦无依的阴魂。而贫僧有幸得到唐王再次选拔赏赐,成为了这场法会的坛主,负责弘扬佛法、阐释教义。就在此时,幸得观世音菩萨慈悲显灵,指引教化贫僧,告知我在遥远的西天灵山之上,有一座大雷音寺,寺内珍藏着三藏真经,若能取得这些真经并带回东土大唐,便可超度众多亡魂升入天堂。于是乎,贫僧领受使命,踏上这漫漫取经之路,并承蒙圣上赐予名号‘三藏’,从此便以唐为姓氏,故而世人皆尊称我为唐三藏。至于我的三位徒儿嘛,大徒弟姓孙,单名一个‘空’字,法号孙悟空行者。他本是那威名赫赫的齐天大圣,因早年曾大闹天宫,犯下弥天大罪,而后经过佛祖点化,弃恶从善归入正道。”

听到此处,那群妖怪不禁面露惊愕之色,纷纷交头接耳起来,其中一只胆大的妖怪忍不住开口问道:“这位齐天大圣,难道就是那五百多年前搅得天庭不得安宁、威风凛凛的孙大圣吗?”唐僧微微颔首,微笑着回答道:“正是,正是。贫僧的二徒弟姓猪,名唤悟能,别号八戒,乃是昔日天庭中天蓬大元帅转世投胎而来。而三徒弟则姓沙,法名悟净,因其曾任天庭卷帘大将之职,故下凡临凡至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三位妖王听闻此事后,皆是心中一惊,暗自思忖着:“还好我们未曾贸然吃下这唐僧肉。小的们,快快将那唐僧用铁链牢牢锁住放置于后方,待到擒获他那三个徒弟之后,再一同享用。”言罢,妖王随即点起一群山牛精、水牛精以及黄牛精,这些个妖怪皆手持各式兵器,气势汹汹地走出洞府大门,紧接着便掌控住号头,用力摇动旗帜,奋力敲击战鼓。

此时,只见那三位妖王已然身披战甲,全副武装,威风凛凛地一同来到洞门外,齐声怒喝:“究竟是何方人士竟敢在此地大声叫嚷?”行者见状,身形一闪,迅速藏匿于一旁的石崖之上,屏息凝神,定睛仔细观瞧起来。

原来,那三位妖精长得颇为奇异。为首的那位,面容色彩斑斓,双眼圆睁似铜铃,额头上两只尖角高耸入云,尖锐异常。更有那尖尖的四只耳朵,灵敏异常,灵光闪烁其间。其身躯之上的花纹犹如精心绘制的彩画一般绚丽多彩,浑身所披的锦绣更是如同飞扬的花瓣般美丽动人。再看这第一位妖王,头顶戴着一顶由狐裘制成的温暖花帽,脸上毛发浓密,热气腾腾;第二位妖王,则身穿着一袭轻薄如烟的纱衣,其上火焰飞舞,四只蹄子闪耀着晶莹如玉的光芒,清脆作响;第三位妖王最为威猛,只闻其吼声震耳欲聋,犹如雷霆万钧之势,口中獠牙锋利无比,竟比那细长的银针还要锐利几分。此三妖可谓个个勇猛无畏,手中分别持有三种不同的兵器:其中一个舞动着巨大的钺斧,寒光闪闪,令人胆寒;另一个则挥舞着一把宽阔的大刀,刀光霍霍,气势逼人;至于那第三位妖王,肩膀上横着一根粗壮的扦挞藤,仿佛随时准备给敌人以致命一击。

又见那七长八短、七肥八瘦的大大小小妖精,形态各异,皆是些牛头鬼怪,各自手执枪棒,气势汹汹。其中,有三面大旗尤为醒目,旗上分明书着“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孙行者定睛看了一会,心中的忍耐渐渐达到极限,便上前高声喝道:“泼贼怪!可认得老孙?”那妖听闻,不禁喝道:“你便是那闹天宫的孙悟空?果真是‘闻名不曾见面,见面羞杀天神’!你这猢狲儿,竟敢在此口出狂言!”行者听闻此言,顿时大怒,骂道:“我把你这个偷灯油的贼!油嘴滑舌的妖怪,休要胡言乱语!快将我师父还来!”

且说那猴子心急火燎地赶将上去,二话不说,轮动手中那根沉重无比、威力惊人的金箍铁棒,照着前方就是一顿猛砸。而对面的那三个老妖也绝非等闲之辈,他们迅速举起各自手中的三样厉害兵器,匆忙招架住孙悟空势如雷霆的攻击。一时间,这场激烈厮杀就在山凹之中轰然展开。

只见那钺斧寒光闪闪,锋利的刃口仿佛能够斩断一切;钢刀挥舞起来呼呼作响,带起阵阵劲风;还有那长长的扦挞藤,犹如灵动的毒蛇一般,令人防不胜防。然而,面对如此凶猛的攻势,美猴王却毫无惧色,他手舞金箍棒,气势如虹,每一棒挥出都带着排山倒海之力,径直朝着敌人狠狠砸去。

这三个老妖可不是普通角色,他们分别是辟寒、辟暑和辟尘。其中,那辟寒手持钺斧,身形高大威猛;辟暑手握钢刀,动作敏捷灵活;而辟尘则舞动着扦挞藤,诡异多变。三人虽然各有所长,但当他们遇到眼前这位赫赫有名的齐天大圣时,心中也是暗自吃惊。毕竟,孙悟空的威名早已传遍三界,谁人不知他本领高强、神通广大?

此刻,双方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金箍棒所到之处,风声呼啸,神鬼皆惊;钺斧、钢刀和扦挞藤亦是上下翻飞,光芒四射。整个战场一片混乱,只听得乒乒乓乓的刀斧撞击之声不绝于耳,时而还夹杂着“劈里啪啦”的棍棒交击声响。双方士兵们也纷纷呐喊助威,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不知不觉间,时间已过去许久,太阳渐渐西沉,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可即便如此,这场激战仍未分出胜负。正当众人全神贯注于战斗之时,突然只见那辟尘大王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之色。他猛地将手中的扦挞藤用力一挥,然后身形一闪,快速跳过战阵,来到前方。紧接着,他伸手摇动了一下身后的大旗。随着旗帜的晃动,那群原本站在一旁观战的牛头怪立刻像是得到了命令一般,齐声吼叫着蜂拥而上,瞬间便将孙悟空团团围住。这些牛头怪一个个面目狰狞,手持各式兵器,毫不留情地向着被围困在垓心的孙悟空乱打乱砸而去。行者眼见事情不妙,口中大喝一声,身形猛地一晃,唿喇的一下就纵起了那神奇的筋斗云,如一道闪电般向着远处疾驰而去。他这一走,可谓是败得极为狼狈,但那妖怪却并没有乘胜追击,只是轻轻一招手,将那些四散奔逃的群妖都召唤回来,然后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着晚上的食物。

不多时,丰盛的晚餐便已准备妥当,群妖们各自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时,那妖怪首领还特意吩咐一只小妖,给被囚禁的唐僧送去一碗食物,并严令道:“先让那和尚饿着,等我们成功捉拿住孙行者他们之后,再好好地收拾他!”然而,那可怜的唐僧,一方面因为长期斋戒,早已习惯了粗茶淡饭;另一方面又满心忧愁苦闷,此时更是哭得悲悲切切,哪里还有心思去碰那送来的食物,只是一个劲儿地摇头哭泣,连嘴唇都不敢沾上一点。

小主,

且说那行者,一路驾驭着筋斗云,风驰电掣般回到了慈云寺内。刚一落地,他便迫不及待地高声喊道:“师弟!”声音未落,就听到寺内传来一阵匆忙的脚步声,原来是八戒和沙僧正在焦急地盼望着他归来,并且一直在商议着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困境。此刻听到行者的呼唤声,两人急忙一同迎了出来,齐声问道:“哥哥,你怎么去了这么久才回来啊?到底师父现在身在何处?情况究竟怎样啦?”行者微微一笑,安抚道:“莫急莫急,昨晚我听闻风声便立刻前去追赶,一直追到天亮时分,才来到一座大山前。可惜找遍整座山都未曾发现师父的踪迹。好在有四值功曹及时现身相告,说那座山名叫青龙山,山中藏有一处名为玄英洞的地方。洞里住着三个厉害的妖精,分别叫做辟寒大王、辟暑大王和辟尘大王。据说这些妖精在这里已经盘踞多年,专门靠偷窃香油为生,还常常变幻成佛像模样,欺骗迷惑了金平府的众多官员百姓呢。今年偶然间遇上咱们一行人的时候,那家伙简直就是不知死活,竟然胆敢将师父给掳走了。俺老孙经过一番仔细审查,了解清楚了其中的情况之后,便赶忙吩咐功曹以及其他众神在暗地里悄悄地守护着师父的安全,而我自己则直接跑到他家门口大声叫骂起来。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三个妖怪一同冲出门外,一个个长得都跟那可怕的牛头鬼一般模样。为首的那个大块头手里挥舞着一把巨大的钺斧,气势汹汹;排在第二位的手持一柄锋利无比的大刀,寒光闪闪;而第三个则握着一根长长的藤棍,虎视眈眈。在他们身后还跟着一大群同样长着牛头的妖魔鬼怪们,这些小喽啰们一边摇晃着旗帜,一边敲打着锣鼓,那场面好不热闹。就这样,我和这群妖怪整整激战了一整天,双方打得难解难分,可以说是不相上下、平分秋色啊。

后来,那为首的妖王用力地挥动起手中的大旗,刹那间,那些原本躲在后面呐喊助威的小妖们纷纷一拥而上,如潮水般向我扑来。眼瞅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如果再继续纠缠下去恐怕难以取胜,于是我便施展筋斗云的神通,迅速逃离战场回到了这里。”

八戒听了我的描述后说道:“依我看呐,那里想必是酆都城的鬼王在故意捣乱喧闹吧。”

沙僧不解地问道:“二哥,你为何会如此猜测呢?”

八戒咧嘴一笑,回答道:“嘿嘿,大哥刚才不都说了嘛,那些妖怪都是些牛头鬼怪呀,所以我才想到可能是酆都城的鬼王在搞鬼哟。”

行者却摇摇头否定道:“不对!不对!以俺老孙的眼光来看,那几个妖怪并非是什么鬼王,而是由三只犀牛修炼成精变化而来的。”

八戒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兴奋地嚷嚷道:“哎呀呀,如果真是犀牛的话,那咱们赶紧把它们抓住,然后将它们头上的角锯下来,这犀牛角可是相当值钱的东西啊,估计能卖上好几十两银子呢!”

就在此时,众多僧人纷纷开口询问:“孙老爷是否要享用晚斋呢?”只见行者摆了摆手回答道:“若是方便的话,吃上一些倒也无妨,但就算不吃也没什么大碍。”众僧听后连忙说道:“老爷您今日经历了一番激烈的征战,难道还不感到饥饿吗?”行者却是微微一笑回应道:“就今天这点时间哪里就能饿得着!想当年老孙可是整整五百年不曾进食过任何东西呢!”然而这些僧人并不知晓行者所言属实,仅仅将其当作一句玩笑话罢了。

没过多久,晚斋被端了上来,行者见状还是拿起碗筷吃了起来。吃完之后,行者放下筷子言道:“暂且先收拾一下准备歇息吧,待到明天咱们一同前去与那妖魔对峙,将其擒获,如此一来或许才有机会救出师父啊。”站在一旁的沙僧听闻此言赶忙说道:“哥哥,您这话可说错啦!常言有道:‘拖延久了会增长智慧和计谋。’倘若那妖精今夜并未入眠,趁机对师父下毒手加害于他,那又该如何是好?不如现在咱们就立刻出发,杀他个措手不及,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解救师父。要是稍微耽搁一会儿,恐怕就会错失良机呀。”

八戒听到这里,顿时精神一振,抖搂起自己的威风大声喊道:“沙师弟说得对啊!咱们趁着此刻皎洁的月光赶紧去降伏那邪魔外道吧!”

行者闻得此言,当即便向寺中的僧侣们吩咐道:“你们务必好生看守这些行李和马匹。待我们前去将那妖精捉拿回来,也好当着这本地府的刺史大人之面,揭穿此妖假冒佛陀之事,从而免除掉百姓们年年都要上缴的繁重灯油赋税,如此一来,便可解救整个县城里那些深受困苦折磨的小老百姓了,岂不是一桩大大的好事?”

一众僧侣听闻此言,纷纷点头应诺,表示一定会谨遵嘱托,并连连道谢不止。只见行者与另外二人旋即纵身跃上五彩祥云,如流星般疾驰而出城去。真个是:

那行者向来自由散漫惯了,毫无拘束可言,其禅修之心亦是颇为混乱;而此次所遇之灾难危机,亦使得他们原本坚定的求道之心蒙上了一层阴影。

然而究竟此番前去胜负如何呢?欲知后事详情,还请诸位看官暂且耐心等待,容在下一回再慢慢为您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