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心主夜间修药物 君王筵上论妖邪

国王好奇地问道:“神僧说药里有马,是什么马呢?”行者接过话头说道:“我这兄弟,就是嘴巴不严。不过他倒是有个经验良方,总想告诉别人。陛下早上吃药,里面有马兜铃。”国王转头问众官道:“马兜铃是什么药材?能医治什么病症?”这时,太医院的官员在旁边回答道:“主公,马兜铃味苦性寒,没有毒性,有平喘祛痰的显着功效。它能通气,最能消除血蛊,补虚止咳,还能宽中。”

国王笑着说道:“用得恰当,用得恰当!猪长老再饮一杯。”八戒也不说话,却也喝了个三宝钟。国王又递给沙僧酒,沙僧也喝了三杯,然后大家都坐下了。

众人饮宴了很长时间,国王又举起大酒杯,递给行者。行者说道:“陛下请坐。老孙我会依次痛快地喝酒,绝对不会推辞。”国王说道:“神僧对我的恩情重如山,我实在是酬谢不尽。无论如何请喝下这一大杯,我有话要说。”行者说道:“有什么话就说吧,老孙喜欢喝酒。”国王说道:“我有好几年的忧疑病,被神僧一贴灵丹打通了,所以就好了。”行者笑着说道:“昨天老孙看了陛下,就已经知道是忧疑之疾,只是不知道陛下忧惊的是什么事?”国王说道:“古人说:‘家丑不可外扬。’无奈神僧是我的恩主,只要你不笑话我,我就可以告诉你。”行者说道:“我怎么敢笑话你呢,请说吧无妨。”

小主,

国王开口问道:“神僧自东土而来,不知一路上经过了几个邦国?”行者回答道:“经过的邦国大概有五六个吧。”国王接着又问:“那其他国家的国王之后,不知是如何称呼的。”行者说道:“其他国王之后,一般都称为正宫、东宫、西宫。”国王却说道:“寡人这里不是这等称呼:寡人将正宫称为金圣宫,东宫称为玉圣宫,西宫称为银圣宫。现今只有银圣宫和玉圣宫两位王后在宫中。”行者好奇地问道:“那金圣宫为何不在宫中呢?”国王不禁潸然泪下,说道:“金圣宫不在宫中已经三年了。”行者追问道:“那她去了哪里呢?”

国王感慨地说道:“三年前,正值端阳佳节,朕与嫔后一同在御花园的海榴亭下,进行解粽、插艾、饮菖蒲雄黄酒等传统活动,同时观看斗龙舟的精彩比赛。就在那时,忽然一阵狂风袭来,半空中赫然出现了一个妖精,他自称赛太岁。此妖声称他居住在麒麟山獬豸洞,洞中缺少一位夫人,而他听闻我金圣宫生得貌美姿娇,欲娶她为夫人,责令朕速速将金圣宫献出。他还威胁说,如若三声之内不将金圣宫献出来,他就要先吃掉寡人,然后再吃掉众臣,最后将满城的黎民百姓全部吃光。”

国王继续说道:“那时节,朕心系国家和百姓,无奈之下,只好将金圣宫推出海榴亭外,那妖响一声便将她摄走了。寡人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惊吓,导致那粽子凝滞在体内;再加上昼夜忧思不断,所以才患上了这痛苦的疾病,整整三年。如今,幸得神僧赐予的灵丹妙药,朕服用后,上了几次厕所,排出的尽是那三年前积滞在体内的废物。因此,朕现在身体康健,精神也如同往昔一般。今日朕能得以续命,皆是神僧的恩赐,这份恩情岂止是如泰山般沉重啊!”

行者闻得此言,不禁满心喜悦,随即将那巨觥之酒,两口吞入腹中,而后笑着询问国王道:“陛下原来是为此等事而惊忧!如今幸遇老孙,已然痊愈。只是不知陛下是否想要金圣宫回国呢?”那国王闻言,眼中含泪,悲痛地说道:“朕日思夜想,无时无刻不在挂念此事,只是苦于没有一个人能够降伏那妖精。朕又岂会不想让她回国呢!”行者听后,当即说道:“我老孙愿与你一同前去降伏那妖邪,不知陛下意下如何?”国王听后,感激涕零,当即跪下说道:“若神僧能救得朕的爱后,朕愿率领三宫九嫔,出城为民,将这一国的江山,尽数托付给神僧,让你成为这一国之帝。”八戒在一旁,见国王说出此言,行此大礼,忍不住呵呵大笑道:“这皇帝真是失了体统!怎么能为了一个老婆就不要江山,还跪着求一个和尚呢?”

行者急忙走上前,将国王搀扶起来说道:“陛下,自从那妖精把金圣宫带走之后,这段时间它还来过吗?”国王回答说:“它前年五月份抓走了金圣宫,到十月份的时候又来了一次,说是要两个宫女去服侍娘娘,我马上就献上了两个。到去年三月份,它又来要两个宫女;七月份,又要走了两个;今年二月份,又要走了两个;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再来。”行者问:“像它这样频繁地过来,你们难道不害怕它吗?”国王说:“我见它来了很多次,一方面感到恐惧,另一方面又担心它有伤害我们的意图。去年四月份,我命令工匠们建造了一座避妖楼,只要听到风声,知道是它来了,我就和二位皇后以及九位嫔妃一起进入楼里躲避。”行者说:“如果陛下不嫌弃,可以带着我去看看那座避妖楼怎么样?”

却说那国王即将左手携着行者出席,众官亦皆起身相随。此时猪八戒见状,却是不干了,嚷嚷道:“哥哥,你真是不讲道理啊!如此美味的御酒都不吃,还非要摇席破坐地要去看什么东西呢?”那国王一听这话,心中便已明白八戒其实就是贪吃,于是连忙命令当驾官抬来两张素桌面,并将美酒放置于避妖楼外伺候。这下子呆子才不再叫嚷,而是与师父和沙僧一同笑道:“咱们翻席去吧。”

随后,一行人由文武官员引领,那国王则亲自搀扶行者,穿过皇宫来到御花园后方。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里并没有见到任何楼台殿阁。行者不禁疑惑地问道:“避妖楼在哪里呢?”话音未落,只见两名太监手持两根红漆扛子,迅速走到一片空地之上,轻轻一掬,便掀起了一块四方石板。这时国王开口解释道:“此处便是避妖楼。这底下足有三丈之深,共建成了九间朝殿。里面还有四口大缸,缸内装满了清油,日夜点着灯火,从不熄灭。只要寡人听到有风声响动,便会立刻进入其中躲避,然后让人在外边盖上石板。”行者听后,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那妖精还算有些良心,没有加害于你。如果它真想害你,在这里又怎么可能躲得过去呢?”

正说着话,只见那正南方向,呼呼作响,狂风呼啸而来,吹得尘土飞扬。吓得那些官员们齐声抱怨道:“这和尚真是乌鸦嘴,刚说起什么妖精,妖精就来了!”惊慌失措的国王丢下了行者,急忙钻入地穴之中。唐僧也跟着躲了进去。众官员们也都纷纷找地方躲藏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八戒和沙僧也想要躲避,却被行者左右手紧紧扯住。行者说道:“兄弟们,不要害怕。我和你们一起去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妖精。”八戒嘟囔道:“这不是瞎扯吗!认他有什么用?大家都躲起来了,师父也藏起来了,国王也跑了,我们还不赶紧走,在这里显摆什么!”那呆子拼命挣扎,却始终无法挣脱行者的手。行者紧紧抓住他,过了一会儿,只见半空中突然出现一个妖精。

你看那妖精,身形高大,足有九尺,面目狰狞可怖。一双眼睛犹如金灯般闪烁着凶光。两只耳朵像扇子一样支棱着,四颗獠牙如同铁钉一般锋利。他的鬓角环绕着红色的毛发,眉毛竖起,仿佛燃烧的火焰。鼻子下垂,鼻孔张大,露出里面的獠牙。他的胡须几缕如朱砂线一般,颧骨高耸,满脸铁青。他的双臂青筋暴起,呈现出蓝色,双手如钢爪般锋利,紧握着一杆长枪。他腰间系着豹皮裙子,赤着脚,蓬头垢面,形如鬼魅。

行者见了那妖怪,心中暗自思量,转头问沙僧:“沙僧,你可认得此妖?”沙僧摇头道:“我从未与他打过交道,怎会认得!”行者又问八戒:“八戒,你可曾见过他?”八戒也连忙摆手:“我与他既无茶酒之缘,也非宾朋邻里,着实不认识!”行者沉吟片刻,说道:“我看他倒像是东岳天齐手下把门的那个醮面金睛鬼。”八戒却不以为然:“绝不是!鬼乃阴灵之物,通常在申酉戌亥时才会出没。现今尚在巳时,哪会有鬼怪敢现身?即便真是鬼,也不会驾云。就算会弄风,也不过是一阵旋风罢了,怎会有如此狂风?或许他就是那赛太岁也说不定。”行者听了,笑着说:“好你个呆子,分析得倒也有些道理!既然如此,你二人在此好生守护,待我去问他个名号,也好让国王救出金圣宫。”八戒赶忙说道:“你去便是,千万莫要供出我们来。”行者昂首挺胸,不做回答,身形一闪,化作一道祥光,飞身跃至空中。

正是:安邦先却君王病,守道须除爱恶心。

却不知此番前去,在空中与那妖怪是胜是败,又能否擒住妖怪,救出金圣宫。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