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伙贼人见行者与他师父在讲话,便散开阵势,围了上来,说道:“小和尚,你师父说你腰里有盘缠,赶紧拿出来,我们就饶你们性命!要是敢说半个‘不’字,就都送你们上西天!”行者不慌不忙地放下包袱,说道:“各位长官,不要大声嚷嚷。盘缠确实有些在这包袱里,不过不多,只有马蹄金二十来锭,粉面银二三十锭,散碎的还没来得及数。你们要是想要,就连包袱一起拿走吧,千万不要打我师父。古书上说:‘品德是根本,财富是末梢。’这钱财只是身外之物。我们出家人,自有化缘的地方;要是遇到个斋僧的长者,给些钱财,或者给些衣服,又能用得了多少呢?只希望你们能放了我师父,我就把这些都给你们。”
那伙贼人听了这话,都十分欢喜,说道:“这老和尚真是吝啬,这小和尚倒是颇为慷慨。”说着,便让人将长老放了下来。那长老得了性命,跳上马背,顾不得行者,挥着鞭子,径直跑回了来时的路。
行者见状,急忙叫道:“走错路了!”说着,便提起包袱,想要追上去。那伙贼人却拦住他说:“哪里走?把盘缠留下,免得受皮肉之苦!”行者笑着说:“好说,盘缠咱们得三分才行。”那贼头说:“这小和尚真是狡猾,竟然想要瞒着他师父私藏一些。也罢,拿出来看看。要是多的话,也分一些给你,让你背地里买果子吃。”行者说:“大哥呀,不是这样的。我哪里有什么盘缠?我是说你们打劫了别人的金银,肯定要分一些给我。”那贼人听了,大怒道:“这和尚真是不知死活!你不但不肯给我们,反而还问我们要!别跑,看打!”说着,便抡起一条挞藤棍,朝着行者的光头上打了七八下。行者却装作不知道,还满脸赔笑地说:“大哥呀,如果只是这样打,就算打到明年春天,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贼大惊失色,心中暗暗惊叹:“这和尚好生厉害!”行者微微一笑,谦逊地说道:“哪里哪里,承蒙夸奖了。”那贼哪里还容他分辨,两三个人一同上前乱打。行者连忙说道:“各位请息怒,请稍等片刻,待我拿出来给你们看。”
只见大圣不慌不忙,伸手往耳朵里一掏,竟然拔出一根绣花针。他笑着对众贼说道:“各位,我是个出家人,确实没有带什么盘缠,只有这根针送给你们吧。”那贼听后气得跺脚,懊恼地叫道:“真倒霉啊!居然放走了一个富有的和尚,却抓住了你这个贫穷的秃头!难道你以为我们会做裁缝吗?要你的针有何用?”行者见他们不要,便轻轻一甩,将绣花针变成了碗口粗的一根铁棍。那贼见状,吓得脸色苍白,颤抖着声音说道:“这和尚身材矮小,没想到却懂得如此神奇的法术。”行者将铁棍插在地上,平静地说道:“如果你们能拿得起来,就送给你们好了。”
小主,
那两个贼人率先冲上来抢夺金箍棒,但他们的力量就如同蜻蜓撼石柱一般微不足道,根本无法撼动分毫。要知道,这条棍子乃是如意金箍棒,它是用天秤称过的,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那些贼人哪里知道这些呢?大圣走上前去,轻轻松松地将金箍棒拿起来,然后施展出一个蟒翻身拗步势,对着强人们说道:“你们真是造化低啊,竟然遇到了我老孙!”那贼人再次上前,又打了五六十下。行者笑着说:“你也打得手困了吧,就让老孙打一棒,可别当真哦。”只见他展开金箍棒,晃了一晃,变得像井栏一样粗,长达七八丈。接着,他猛力一挥,将其中一个贼人打倒在地,使其昏迷不醒,再也无法出声。另一个贼人见状开口大骂:“这个秃驴太没礼貌了!我们只是想要点盘缠,你竟然打伤我的同伴!”
行者笑着回答:“别急,别急!等我一个个把你们都收拾了,干脆叫你们断子绝孙!”说着,他又挥出一棒,将第二个贼人也打死了。吓得其他喽啰们纷纷扔下兵器,四散逃窜。
却说唐僧骑着马,慌慌张张地往东正跑,八戒、沙僧赶紧拦住道:“师父往那里去?您走错路啦!”长老急忙兜转马头,焦急地说道:“徒弟啊,你们快去跟悟空说,让他手下留情,千万不要打死那些强盗啊!”八戒连忙答应道:“师父放心,我这就去告诉他。”说完,八戒一路小跑赶到前面,扯起嗓子大声喊道:“哥哥,师父叫你不要打人哩!”行者回过头来,疑惑地问道:“兄弟,我何时打人了?”八戒挠挠头,问道:“那强盗往哪里去了?”行者指了指地上躺着的两个人,回答道:“其他的都跑了,只有这两个头儿还在这里睡觉呢。”八戒忍不住笑出声来,打趣道:“你们两个真是倒霉催的,大晚上不睡觉,在这里熬什么夜,这么辛苦,不在别的地方睡,却偏偏睡在这里!”呆子走到两人身边,仔细看了看,笑着说道:“这两人长得倒是和我有些像,都是张开嘴巴睡觉,还流口水呢。”
行者也跟着笑起来,开玩笑地说道:“我刚才一棍子下去,把他们打得像豆腐一样软。”八戒惊讶地问:“人的脑袋里怎么会有豆腐?”行者一本正经地解释道:“是我把他们的脑子打出来了!”
八戒一听要被打出脑子来,吓得连忙转身跑回去,对着唐僧惊叫道:“不好啦,散伙啦!”唐僧赶紧问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往哪条路上去了?”八戒哭丧着脸回答:“都被打得腿直不起来了,还能往哪里走啊!”唐僧疑惑地问:“你为何说要散伙?”八戒气愤地说:“都已经被打死了,这不是散伙是什么?”唐僧急忙追问:“打得怎么样了?”八戒难过地说:“头上被打了两个大洞。”唐僧心疼地说道:“快解开包裹,拿些钱出来,赶快去买两个膏药给他贴上。”八戒却忍不住笑出声来,调侃道:“师父您可真是太不正经了。膏药只能给活人治疗伤口,怎么可能贴到死人身上呢?”唐僧着急地问道:“难道真的死了吗?”顿时恼怒起来,嘴里不停地唠叨着孙悟空的坏话,然后掉转马头,带着沙僧和八戒来到死者面前,看到满地鲜血淋漓,尸体倒在山坡下。
这长老实在不忍心看到如此场景,连忙让八戒说道:“快点用钉耙挖个坑把他们埋了吧,我给他们念一卷《倒头经》。”八戒却不愿意,嘟囔道:“师父您可真会使唤人啊。明明是行者打杀了人,应该让他去负责掩埋尸体,怎么能让我这个老猪来干这种体力活呢?”行者听到八戒这么说,心中有些恼怒,对八戒呵斥道:“你这个懒惰的家伙!赶快去埋了!如果再拖延时间,小心我给你来一棒!”八戒被吓得慌了神,急忙跑到山坡下开始挖坑。然而,挖了三尺深之后,发现下面全是石头和树根,无法继续深挖。无奈之下,八戒只好丢掉钉耙,改用嘴巴去拱地。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将两个贼人的尸体掩埋好了,并将其整理成一个坟堆。这时,三藏喊道:“悟空,快去拿点香烛过来,等我祈祷完,好好念一段经文。”行者撅起嘴说道:“真是不知道好歹!这荒山野岭之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哪里去找香烛?就算有钱也没地方买啊。”三藏生气地说道:“你这猴子,别再多嘴了!先站远点,等我抓一把土焚香祷告一下。”
只见那三藏跳下马来,对着那座孤坟悲伤地凝视着,心中充满了悲悯之情。他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诚心诚意地为这座荒坟祈祷祝福。他说:“恭敬地拜望这位英勇无畏的好汉,请聆听我的祷告和缘由。我乃是来自东土大唐的唐僧,受唐太宗皇帝的旨意,踏上西天取经之路。偶然间来到这里,遇到你们这些人,不知道你们属于哪个府邸、哪个州县,为何会聚集在这里成为一群山贼。我曾用恳切的话语,向你们求情,但你们不仅没有听从,反而心生恼怒。最终,遭到了我徒弟孙悟空的棍棒惩罚,导致你们失去生命。想到你们的尸首被遗弃在外,我便动手掩埋了你们的坟墓。折断青竹作为香烛,虽然没有明亮的火焰,但我的心意是真诚而勤勉的;捡起石头当作供品,虽然没有美味的味道,但我的诚意却是真实的。希望你们在阴曹地府告状时,能够理清头绪,不要将罪责归咎于我这个取经的僧人身上。因为我姓陈,而他姓孙,我们并非同姓之人。冤屈总有源头,债务也有债主,千万不要将责任推给我这个无辜的取经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八戒笑嘻嘻地说道:“师父,您可真是推卸得一干二净啊。那毛贼挨打时,可没我和沙僧什么事儿。”三藏听了,赶忙又撮土祷告道:“好汉啊,您要告状,就只告行者吧,千万别牵扯八戒和沙僧。”大圣闻言,不禁笑出声来:“师父,您老人家也太不讲情义了。为了您去西天取经,我不知费了多少心血和劳苦。如今打死这两个毛贼,您却让他们去告我老孙。虽说确实是我动的手,可那也是为了您啊。您若不去西天取经,我也不会给您当徒弟,又怎会来到这里,还打死人呢!干脆让我来诅咒他们一下。”说着,他攥紧铁棒,朝着那坟头狠狠捣了三下,说道:“该死的强盗,你们给我听好了!我被你们前七八棍、后七八棍地打,打得我不疼不痒的,结果惹恼了我的性子,一时失误,就把你们给打死了。你们尽管去告吧,我老孙才不怕呢!玉帝认识我,天王也得听我的;二十八宿畏惧我,九曜星官害怕我;府县城隍见了我都要下跪,东岳天齐对我也心存恐惧;十代阎君曾经是我的仆从,五路猖神也曾给我当过后生。不管是三界五司,还是十方诸宰,都和我交情深厚、关系密切,随便你们去哪儿告!”
听到悟空说这样的狠话,唐僧心里很害怕,他说:“悟空啊,我让你发誓,是希望你能心存善意,做一个善良的人。你怎么这么认真呢?”悟空回答说:“师傅,这件事可不能开玩笑。咱们还是赶紧找个地方休息吧。”唐僧无奈地骑上了马。
此时的孙悟空已经对唐僧心怀不满,而猪八戒和沙僧也心生嫉妒之情。师徒四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和睦,但实际上各怀心思。他们沿着大路向西行走,突然看到路北边有一座庄院。唐僧用鞭子指着那个方向说道:“我们去那里借宿吧。”八戒附和道:“没错。”
于是师徒四人便牵着马向庄舍去,到了庄舍前,唐僧下了马,众人抬头看去,发现这庄舍倒是个不错的地方。只见一条小路铺满了野花,树木遮住了柴扉。远处的河岸流淌着清澈的溪水,平坦的田地里种植着麦子和向日葵。芦苇叶上的露水滋润着轻盈的鸥鹭,微风中的杨柳让疲倦的鸟儿栖息。青松和柏树争夺翠绿,红色的蓬草映照出蓼花的芬芳。村里的狗儿汪汪叫,傍晚的公鸡喔喔啼,吃饱的牛羊跟着牧童回家。炊烟袅袅,雾气凝结,黄色的高粱已经熟透,正好是山里人家日落的时候。
长老向前走去,忽然看见那村舍门里走出来一个老人,立即上前打招呼,并询问情况。那老人问道:“和尚从哪里来?”唐僧回答说:“贫僧是来自东方大唐的使者,奉命前往西天取经。刚好路过宝地,天色已晚,特地前来贵府借宿一晚。”老人笑着说:“你们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路途遥远,为何要涉水爬山,独自一人来到这里呢?”唐僧说:“贫僧还有三个徒弟一同前来。”老人问:“你的高徒在哪里?”唐僧用手一指,说:“那大路旁边站着的就是。”
老者猛地抬起头,瞧见他们面容丑陋,顿时吓得心惊胆战,急忙转身往屋里走去。三藏赶忙伸手扯住他,急切地说道:“老施主,恳请您大发慈悲,让我们借宿一晚吧!”老者浑身颤抖,紧闭双唇,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地摇头摆手,说道:“不,不,不,他们不像人的模样!是,是,是几个妖精!”三藏面带微笑,耐心地解释道:“施主您切莫害怕。我的徒弟们生来就是这副相貌,并非妖精。”老者听了,仍然心有余悸,颤抖着说道:“爷爷呀,一个长得像夜叉,一个像马面,还有一个像雷公!”行者闻言,不禁怒从中来,高声喝道:“雷公是我孙子,夜叉是我重孙,马面是我玄孙哩!”那老者听了,吓得魂飞魄散,脸色苍白,只想赶紧进屋躲避。三藏连忙扶住他,一同来到草堂,赔着笑脸说道:“老施主,您不要怕他。他就是这个脾气,说话比较粗鲁,您别往心里去。”
正劝解之间,只见后面缓缓走出一个婆婆,她手携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儿,步履蹒跚地走来。那小孩儿生得眉清目秀,十分可爱。婆婆见老者如此惊恐,不禁问道:“爷爷,究竟发生了何事,让你这般惊恐?”老者这才如梦初醒,忙叫:“妈妈,快些看茶来。”那婆婆应了一声,真个丢了孩儿,转身入内,不一会儿便捧出二钟热气腾腾的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