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行者听后,又问道:“那是哪个的儿子呢?”老者回答道:“舍弟有个儿子,也是偏房所生,今年七岁了,取名唤作陈关保。”行者接着问道:“为何取此名呢?”老者继续说道:“家下供养着关圣爷爷,因在关爷之位下求得这个儿子,故而取名为关保。我兄弟二人,年岁已过百二,只得这两个人种,不想此次轮次到我家祭赛,所以不敢不献。因此,父子之情难以割舍,先为孩儿做个超生道场。所以说‘预修亡斋’,便是如此。”

三藏听闻此言,眼眶泛红,泪水止不住地顺着脸颊滑落,悲叹道:“这正是古人所说:‘黄梅不落青梅落,老天偏害没儿人。’”行者见状,笑着说道:“待我再问问他。老公公,你府上有多少家产呢?”两位老者回答道:“还算有些家业,水田有四五十顷,旱田有六七十顷,草场有八九十处;水黄牛有二三百头,驴马有三二十匹,猪羊鸡鹅更是数不胜数。家中也有吃不完的陈粮,穿不完的衣服。家财产业,也都数得过来。”行者说道:“你有如此丰厚的家业,也算是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吧。”老者反问道:“你从何看出我省俭?”行者回答道:“既然你有这么多家私,为何舍不得用五十两银子买一个童男,一百两银子买一个童女,总共不过二百两银子,就可以留下自己的亲生儿女,岂不是更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老眼中含泪,悲声道:“老爷!你有所不知啊。那大王甚是灵验,常常来我们这人家中走动。”行者听闻,忙问道:“他来走动时,你们可曾看见他是何模样?身形有几多长短?”二老摇头道:“并未见其身形,只是闻到一阵香风,便知是大王爷爷来了,我们急忙满斗焚香,老少皆望风下拜。他对我们这人家的事情,无论是匙大碗小,他都了如指掌。就连老幼的生辰八字,他也都记得清清楚楚。他只要亲生儿女,才会受用。莫说二三百两银子无处可买,就算是几千万两,也难以买到这般一模一样同年同月的儿女啊。”

行者说道:“原来竟是如此。也罢,也罢,你且将你家令郎抱出来,让我瞧瞧。”那陈清急忙进入屋内,把关保儿抱出厅上,放置在灯前。小孩儿哪里知晓生死之事,两只小手笼着袖子,里面装满了果子,蹦蹦跳跳,吃着果子玩耍。行者见此情景,默默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化作了关保儿的模样。两个小孩儿,手搀着手,在灯前欢快地跳舞,吓得那老者赶忙跪在唐僧面前说道:“老爷,这可使不得!使不得啊!这位老爷刚刚说话,怎么就变成了我儿子的模样,叫他一声,两人竟然一起答应一起走动!这可是折损了我们的寿命啊!请老爷现出本相,请现出本相吧!”

行者用手抹了一把脸,恢复了本来的面貌。那老者跪在地上说道:“老爷原来有这般神通。”行者笑着问道:“可与你儿子相像?”老者回答道:“像,像,像极了!果然是一般的嘴脸、一般的声音、一般的衣服、一般的高矮。”行者说道:“你还没仔细看呢。取秤来称一称,看看是否与他一般轻重。”

老者连连点头道:“是,是,是;是一般重。”行者又问道:“似这等可祭赛得过么?”老者赶忙应道:“忒好!忒好!祭得过了!”

行者看着那孩子,说道:“我今替这个孩儿性命,留下你家香烟后代,我去祭赛那大王去也。”那陈清一听,连忙跪地磕头,感激涕零地说道:“老爷果若慈悲替得,我送白银一千两,与唐老爷做盘缠往西天去。”行者却笑道:“就不谢谢老孙?”老者忙道:“你已替祭,没了你也。”行者疑惑地问道:“怎的得没了?”老者回答道:“那大王吃了。”行者一听,不禁大笑起来:“他敢吃我?”老者说道:“不吃你,好道嫌腥。”行者却不以为意,笑着说:“任从天命。吃了我,是我的命短;不吃,是我的造化。我与你祭赛去。”

那陈清只顾着磕头相谢,还满口答应送银五百两。然而,陈澄却既不磕头,也不说谢,只是倚靠着那扇屏门,悲痛地哭泣着。行者察觉到了这一情况,走上前去,扯住陈澄说道:“老大,你既不答应我,也不感谢我,想必是舍不得你的女儿吧?”陈澄这才跪下,说道:“正是,我实在舍不得。承蒙老爷的盛情,能够救替我的侄子,我已经感激不尽了。只是我老来得子,只有这一个女儿,若是我死了,她必定会哭得痛不欲生,我又怎么舍得呢!”

行者听了,说道:“你快去蒸上五斗米的饭,准备一些好的素菜,给我的长嘴师父吃。让他变作你的女儿,我和我的兄弟一同去祭赛。这样也算是行了个阴骘,能够救你两个儿女性命,你觉得如何?”

那八戒听闻此言,心中不禁大惊失色,连忙说道:“哥哥,你这是要弄出什么花样来,全然不顾我的死活,竟然还想攀扯我。”行者回应道:“贤弟啊,常言道:‘鸡儿不吃无工之食。’你我二人进门后,承蒙人家盛情款待,你还嚷嚷着吃不饱,如今为何不帮人家排忧解难呢?”八戒嘟囔着:“哥啊,你倒是会变化,可我却不会呀。”行者笑着说:“你也有三十六般变化的本领,怎会说不会呢?”

此时,唐僧也开口说道:“悟能,你师兄所言极是,处理得非常得当。常言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一来可以报答人家的深情厚谊,二来也可为自己积累阴德。况且,这凉爽的夜晚也无事可做,你兄弟二人就去耍耍吧。”八戒却面露难色,说道:“你看师父说的这话!我只会变山、变树、变石头、变癞象、变水牛、变大胖汉之类的,若要变小女儿,那可就有些困难了。”行者不以为然地说:“老大,你别信他的话,快把你家女儿抱出来看看。”

那陈澄心急火燎地奔入屋内,抱出一秤金孩儿,来到了厅上。一时间,一家子老小,不论妻妾还是内外,纷纷出来磕头礼拜,口中只祈求能救孩儿性命。只见那女儿头上戴着一个八宝垂珠的花翠箍,璀璨夺目;身上穿着一件红闪黄的纻丝袄,艳丽非凡;外面罩着一件官绿缎子棋盘领的披风,增添了几分贵气;腰间系着一条大红花绢裙,随风飘动;脚下踏着一双虾蟆头浅红纻丝鞋,小巧可爱;腿上还系着两只绡金膝裤儿,更显精致。她也正袖着果子,吃得津津有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行者见状,连忙说道:“八戒,这就是那女孩儿。你快变作她的模样,我们好去祭赛。”八戒却面露难色,说道:“哥呀,这女孩儿如此小巧俊秀,我怎生变得像她?”行者一听,怒喝道:“快些变!莫要讨打!”八戒顿时慌了神,连忙说道:“哥哥莫要打我,等我变了看看。”

只见那呆子念动咒语,把头摇了几摇,叫道:“变!”真个变过头来,但见其面貌已如女孩般秀丽,只是肚子圆滚滚的,身材肥胖,一点都没有女孩子的样子。行者见状,忍不住笑道:“再变一变!”八戒苦着脸说道:“随你怎么打吧!我已经尽力了,实在变不过来了,怎么办呢?”行者说:“难道变成了一个丫头的头,却是和尚的身子?这样不男不女的,可如何是好?你可以布起罡来试试。”

于是八戒依言布起罡来,行者又对着他吹了一口仙气,果然,八戒的身体瞬间变化,变得和那孩儿一模一样。行者满意地对两位老者说:“你们带着家人和孩子快进去吧,千万别弄错了。一会儿我们俩偷懒玩耍,偷偷溜进去,怕到时候难以辨认。你们要给好孩子好吃的,别让他们哭闹;要是被妖怪发现了,走漏了风声,可就麻烦了。我们两个先去玩玩啦!”

好个大圣,他叮嘱沙僧一定要守护好唐僧后,自己摇身一变成为了陈关保,而八戒则变成了一秤金。两人都装扮妥当之后,便开始询问如何供奉他们。大圣笑着说:“是要捆绑着送去,还是绑起来呢?或者是蒸熟了送过去,亦或是剁碎了再送去?”八戒听了连忙摆手道:“哥哥,别捉弄我了。我可没有这样的本事啊。”老者赶忙说道:“不敢,不敢!只是想用两个红漆丹盘,请两位坐在盘内,然后放在桌上,让两个年轻后生抬一张桌子,将你们抬上庙宇。”

行者点头表示同意,并说道:“好,好,好!快把盘子拿出来吧,我们试试看。”于是老者迅速拿出了两个丹盘。行者和八戒坐在上面,四个后生抬起两张桌子,在天井里走了几步,又抬回到大堂之上。行者高兴地说道:“八戒,像这样走走玩玩,我们也算是上台盘的和尚啦。”八戒却有些担忧地回答:“如果只是抬来抬去,一直抬到天亮,我倒也不害怕;但要是真的被抬到庙里,恐怕就会被吃掉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啊!”

行者道:“你只看着我。如果妖怪要吃我,你就赶紧逃走。”八戒道:“不知道妖怪会怎样吃人呢?如果先吃童男,我还能趁机逃跑;但要是先吃童女,我可怎么办?”老者道:“每年祭祀的时候,我们村里有胆子大的人,躲在庙后面或者供桌下面,看到过妖怪先吃童男,再吃童女。”

八戒道:“真是幸运啊!”兄弟俩正在谈论,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喧闹的锣鼓声和明亮的灯光,同庄的众人打开前门,喊道:“把童男童女抬出来!”

只见那老者哭得悲痛欲绝,而那四个年轻人则将他们二人抬了出去。

究竟他们的命运将会如何呢?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