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主大道

头上戴着箬笠帽,像是刚刚脱去竹笋外皮的嫩竹;身上穿着布衣,仿佛是用木棉纺成的纱布;腰间系着环形的腰带,如同春蚕吐出的丝线;脚下踏着草鞋,犹如枯萎的莎草编织而成的舒适鞋子。手中握着坚硬的钢铁斧头,肩上挑着火红的麻绳;用力扳倒松树,劈开干枯的树木,这样的能力真是令人惊叹!

猴王走近樵夫,大声喊道:“老神仙!请受弟子一拜。”那樵汉惊慌失措地丢下斧头,转过身来行礼答道:“不敢当,不敢当!我只是个粗俗的汉子,连衣食都难以维持,怎么敢担当‘神仙’这两个字呢?”

猴王说:“你既然不是神仙,为什么会说出神仙的话语呢?”樵夫问:“我说了什么神仙的话?”

猴王好奇地问道:“我刚刚来到树林边缘,就听到你念着什么‘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黄庭》可是道德真言啊,难道你就是神仙吗?”樵夫笑了起来,解释道:“其实也没有骗你,这首词名叫作《满庭芳》,是一个神仙教给我的。那个神仙和我家相邻,他看到我家中事务繁重,每天都很辛苦,便教我在遇到烦恼的时候,念念这首词,可以缓解心情,消除疲劳。刚才我有点想不通的事情,所以才念了出来。没想到被你听见了。”

猴王又问:“既然你家和神仙做邻居,为什么不去向他学习修行之道呢?说不定能学到长生不老的方法,这样不好吗?”樵夫无奈地叹气道:“我这辈子命苦啊!小时候靠父母抚养到八、九岁,才开始懂事。可惜父亲去世得早,母亲守寡。家里没有兄弟姐妹,只有我一个人,没办法,只能日夜照顾母亲。现在她年纪大了,我更不能离开她。然而田园已经荒芜,衣食不足,只能砍两捆柴禾,挑到集市上去卖,换几文钱,买几升米,自己做饭吃,安排一些饭菜,供养母亲,因此无法专心修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猴王说道:“照你这么说来,你倒是个孝顺的君子,日后必定会有好处。只希望你能告诉我那神仙居住的地方,这样我就可以前去拜访了。”

樵夫回答道:“不远,不远。这座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设有一座斜月三星洞。洞里住着一位神仙,名叫须菩提祖师。那位祖师教出的徒弟数不胜数,现在还有三四十个人跟随着他修行。你顺着这条小路向南走七八里远,就是他家了。”猴王一把拉住樵夫,说道:“老兄,你就和我一起去吧。如果得到了好处,一定不会忘记你指路的恩情。”

樵夫道:“你这汉子,真是不知变通。我刚才已经这样跟你说了,你还不明白吗?如果我和你一起去了,岂不是耽误了我的生意,那谁来供养我的母亲呢?我还要砍柴,你自己去吧,自己去吧!”

猴王听后,只能告辞离开。他走出深林,寻找上山的路,翻过一个山坡,大约走了七八里远,果然看到一座洞府。他挺起身来仔细观察,真是个好地方啊,只见:

烟雾霞光弥漫,日月交相辉映。千百棵古老的柏树,上万节修长的竹子。千百棵古老的柏树,在雨中半空中呈现出青翠欲滴的样子;上万节修长的竹子,在云雾中显得郁郁葱葱。门外奇异的花朵如锦绣般绽放,桥边的香草散发着香气。石头山崖突兀耸立,青苔湿润,悬崖峭壁高悬,翠绿的苔藓生长得很长。时常能听到仙鹤鸣叫,每每见到凤凰飞翔。仙鹤鸣叫时,声音震动九霄云外;凤凰飞翔时,羽毛闪耀着五彩光芒。

孙悟空来到了一座风景优美的山上,这里有各种神奇的动物出没,还有一座神秘的洞府。洞府门前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上面刻着“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几个字。孙悟空非常高兴,觉得这里就是他要找的地方。但是他不敢贸然敲门,而是跳到松树上,一边玩耍一边观察。

过了一会儿,洞门打开,走出来一个仙童。这个仙童看起来非常不凡,他的头发梳成两个发髻,身穿宽松的长袍,风度翩翩。他的容貌英俊而奇特,气质高雅,与一般的凡人完全不同。

那童子出得门来,看着前方的树林,大声问道:“是谁在这里喧哗吵闹?”只见一只猴子从树上跳下来,走到他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仙童啊,我只是一个前来拜访仙人、学习仙道的弟子,怎么敢在这里喧闹呢?”

仙童笑着问:“你真的是来寻求仙道的吗?”

猴子回答:“是的。”童子说:“我家师父刚刚才起床,准备登上法坛讲解道法,还没来得及说明原因,就让我出来打开门。他说:‘外面有一个修行者来了,可以去迎接一下。’想必就是你吧?”

猴王笑着说:“正是我呀!”童子说:“那你跟我进来吧。”于是,猴王整理好衣服,庄重地跟着童子进入了山洞深处。他们穿过一层又一层深深的楼阁和宫殿,走进一间间珍珠般的宫殿和贝壳般的府邸,仿佛永远也走不完似的。最后,他们来到了瑶台之下。只见那菩提祖师端庄地坐在台上,两旁站立着三十位小仙童。

果然是: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美猴王一见,急忙跪下,不停地磕头,口中说道:“师父,师父!我弟子一心向您行礼,一心向您行礼!”祖师问:“你是哪里人?先把籍贯和姓名说清楚了,再拜不迟。”

美猴王回答:“弟子来自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的水帘洞。”祖师呵斥道:“快赶走他!他本来就是个撒谎骗人的家伙,还想在这里修成正果!”

美猴王惊慌失措地不停磕头,解释道:“弟子说的都是真话,绝没有半句假话。”祖师又问:“既然你如此诚实,为什么要说自己来自东胜神州呢?从那里到我这里,要穿过两片大海、一座南瞻部洲,你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美猴王叩头答道:“弟子漂洋过海,四处游历,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找到这里。”祖师听后,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便问道:“好吧,就算你是一步一步走来的吧。那么,你姓什么?”

猴王又道:“我没有性情。别人若是骂我,我不会气恼;如果有人打我,我也不会生气,只是赔个礼就行了。我的一生都没有性情。”祖师道:“我说的不是这个性情。那你的父母原本姓什么呢?”

猴王道:“我也没有父母啊。”祖师道:“既然没有父母,难道你是从树上生出来的吗?”猴王道:“我虽然不是从树上出生的,但确实是从石头里长出来的。我只记得花果山有一块仙石,那一年石头破裂,我就出生了。”

祖师听了暗自高兴,说道:“这样说来,你倒是一个天地自然孕育而成的。你起来走走让我看看。”猴王纵身跳起来,一瘸一拐地走了两遍。祖师笑着说:“你的身躯虽然丑陋,但看起来像是一只吃松果的猢狲。我给你取个姓氏吧,就叫你姓‘猢’。‘猢’字去掉兽字旁,就是个古月。古表示年老,月表示阴性。这老阴无法化育,让你姓‘狲’倒是很好。

‘狲’字去掉兽旁,就是个子系。子代表男儿,系则表示婴孩。正好符合婴儿的本义。就让你姓‘孙’吧。”猴王听到这里,满心欢喜,朝着上方叩头说:“好啊,好啊,好啊!今天才知道自己的姓氏。希望师父大发慈悲!既然有了姓氏,还请赐予一个名字,这样方便称呼。”

祖师说:“我门派中有十二个字,按照辈分取名,到你已经是第十代的小徒弟了。”猴王道:“那十二个字是什么?”祖师回答:“分别是‘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轮到你,正好是‘悟’字。给你取个法名叫做‘孙悟空’,怎么样?”猴王笑着说:“好啊,好啊,好啊!从现在开始,我就叫孙悟空了!”正是:

鸿蒙初始开辟时原本没有姓名,打破顽空必须悟空。

到底不知道后来会修炼出什么样的道果,且听下一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