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他可怜,派孩子们给他送去几贯铜板,但是也都被他拒收了。”
“又过了不久,他在擂台上的铜板即将见底的时候,他又拉来了很多的货物,茶叶瓷器什么都有。”
“他说,这些都是他变卖广陵老家之产,以及这段时间帮助商会经商囤下的货物。”
“他愿意为了一年之约,为了番城的商业繁荣,把这些货物都低价兜售。然后换取铜板,接着为了番城商业而救济我们这些吃不上饭的孩子们。”
“那次,他的一段激昂发言,感动了现场无数人。”
“当然,我也是后来才知道,里面很多人,都是他的托。”
“但那次,他的货物真的被无数人争抢购买。”
“几十车的货,不到两个时辰,就卖光了。”
“就连平时只饮酒,不喝茶的一些江湖人,都去买了不少茶叶。”
“他的货卖光了之后,擂台上的铜板又重新摞了起来。”
“他的商会其他商户,也跟着他沾了光,各种货物供不应求......”
“就这样到了一年之后,那些铜板也还是没有光,他反而成为了番城一带最有信誉,最有善心,也是最大的商人。”
“这中间啊,他有一次找到了我,说我跟那些孩子们吃饭已经不是问题,那多余出来的钱,有没有想过怎么用?”
“我当时也挺佩服他的,就说听听他的建议。”
“他先建议我跟他一起经商。”
“我拒绝了,因为我知道,自己没有那个天赋。”
“然后他说他的商会新开了一个钱庄,若是我多余的钱财,不妨存进去,每一百个铜板每年给我十个铜板的利息。”
“我当时了解了一下,确实不错。其他钱庄正常都是一到六个铜板。”
“于是我们就把大部分铜板,都存到了他的钱庄。当时我觉得,反正都是从他那里收来的,也没什么的。他又是那么讲诚信的一个人。”
“这一年之间,又经历了几件其他的事,将姓桃那小子的名号打响了半个南棠。”
“姓桃那小子,以最让人看不起的商贾身份,被江湖人尊称为:商侠。”
红叶点了点头,补充道:“桃老太爷的侠名,本尊从小也有所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