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话语如同春风般拂过,吹散了讲堂内凝重的气氛,一些年轻的学子,眼中闪烁着向往的光芒。
林诗雅见状,乘胜追击,开始详细阐述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
她娓娓道来,以其他国家教育改革后文化繁荣的例子为证,阐明了变革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她还提出了一些针对太学教育的具体改进方案,从教材的编写到教学方式的改革,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让在场的人听得连连点头。
老学究们开始交头接耳,他们脸上的怒色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丝思考和犹豫。
陈学士脸色铁青,但他手中的教鞭不再敲击桌面,而是无力地垂了下去。
林诗雅的演讲还在继续,她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那些原本反对的老学究们也开始动摇,一些年轻的太学学子更是讲堂内,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本剑拔弩张的对立,正在慢慢消融。
“林大人,您说的……似乎也有几分道理……”一个老学究犹豫着说道。
“是啊,这教育改革,或许……或许真的能为我大兴带来新的气象!”另一个老学究也附和道。
林诗雅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就在这时,讲堂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慕容复站在那里,他俊朗的脸上带着一丝担忧,
林诗雅看到慕容复,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快步走出讲堂,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容。
“没事吧?”慕容复立刻迎了上去,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语气中满是担心。
林诗雅摇了摇头,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光芒,“没事,都解决了。”
两人相视一笑,周围的人感受到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心中不禁感叹,这世间,唯有情深,才能如此默契。
就在这时,林诗雅的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她微微侧头,似有所感,却又什么都没说,只轻轻吐出一句,“我们走吧。”
陈学士眼见林诗雅在太学shezhan群儒,竟将那些老顽固说得哑口无言,心中愤懑不已。
他冷哼一声,拂袖而去,心中却酝酿着新的计策。
他知道,单凭太学那些迂腐之辈,难以撼动林诗雅的地位,必须联合更广泛的势力。
于是,陈学士连夜拜访城中几位德高望重的文人,这些人和他一样,对林诗雅的文化复兴计划,特别是其中的文化交流部分,深恶痛绝。
他们认为,过多的文化交流会导致本土文化被外来文化侵蚀,最终失去其独特性。
“诸位,林诗雅此举,无异于引狼入室!长此以往,我大兴国的文化将不复存在!”陈学士声嘶力竭地控诉着,他痛心疾首地捶着桌子,“我们必须阻止她!”
几名老学究被他煽动起来,纷纷表示赞同。
于是,他们决定在第二天的文人集会上,公开批评林诗雅的文化复兴计划。
消息传到林诗雅耳中,她并没有慌乱,反而握紧了拳头,眼中燃烧着熊熊斗志。
“很好,既然你们要战,那便战!”
第二日,文人集会如期举行。
气氛异常紧张,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
林诗雅带着钱公子和周文人一同前来。
钱公子是新兴文化的代表,他年轻有为,思想激进;周文人则是传统文化的拥护者,但他并不排斥外来文化,主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陈学士率先发难,他慷慨激昂地陈述了文化交流的弊端,将外来文化描述成洪水猛兽,试图激起众人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