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年纪的是14岁的孩子,因为15岁以上的孩子已经可以在外打工做学徒了。
例如,有些手工匠人家愿意接受这个年龄段的孤儿当徒弟,男孩子因耐劳和上进精神受人青睐,他们会像家人一样对待,有时还会给孩子改姓跟师家姓。
女孩子们则大多送去纺织厂或手工作坊进行培训,但也有些人会被秘密地卖给他人做媳妇。
不过在这里,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一切商议妥当后,赵常山终于又放下了一桩心事。
晚上的时候,赵常山炖了一大锅鱼,准备了很多鱼汤和鱼肉分给三个狗子。
为了补充维生素A,还加了些牛肉和牛肝。
晚上全家人一边听着收音机播放的故事一边享用晚餐,这是儿子的必听节目,连一期都没错过。
若不是小孩在城里年纪尚小,他的普通话标准得完全可以考虑让他试镜电台主持了。
这多亏了赵常山的精心教导。
第240章 提前的准备
这一天是9月20日,玉米和大豆已经不再耽搁,必须立即收割。
赵常山凌晨6点就早早起了身,开始收割大豆。
整个区域有14,600亩地,在每小时收割785亩的速度下,需要近20个小时不间断作业。
赵常山使用刀锯组成了5排割刀,这样每次可以覆盖17.5米宽的距离,加上润滑保养使得工作更顺畅。
到中午12点时,已经收割了4700亩,但还有大约9000亩未完成,按这种速度可能要持续到凌晨才能完工。
于是他自己空间里的食物,不必麻烦妻子送饭。
下午时分,他又增加了一排刀锯,提高到了每小时1100亩的工作效率,直到太阳落山。
这时的景象极为壮观:一望无垠的大地上,豆秸迅速被收入赵常山的空间中。
到了下午五点多,他再增加了第七个刀锯,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达到一个小时1100亩的进度。
此时,赵常山突然发现自己体内某处瓶颈开始松动,修炼的心法运转也加快,甚至意念控制物体变得更自如。
他决定继续努力收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