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大革-命的烽火初燃,奥斯曼帝国苏丹塞利姆三世,就与当时的法国立宪派又一次缔结了盟约,那个时候,他被视作法国于基督教世界之外,最值得倚重的“唯一真正盟友”。
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上,无论是与哈布斯堡王朝展开的激烈对垒,还是奋力抗击“两次反法同盟”的艰苦鏖战,法国的革-命政-府和安德鲁的执政官政-府,都曾一次次把希望寄托于这位东方盟友,渴盼其能伸出援手。
每一回,法国使者奔赴伊斯坦布尔,塞利姆三世皆摆出一副热忱模样,盛宴款待。在那奢华至极的宫殿内,波斯地毯之上满是精心绘制的作战地图,黄金镶饰的沙盘里,代表奥斯曼军队的微型士兵栩栩如生,仿若下一秒便能奔赴战场,冲锋陷阵。
然而,现实却给了法国一记又一记沉重的耳光,塞利姆三世的承诺不过是虚幻泡影。至今,安德鲁都对1798到1799年的战争情形,记忆犹新。
那个时候,安德鲁法国已经预判的俄罗斯的干涉,所以执政官提前派出了全权特使与盟友塞利姆三世达成共识:一旦法军在抵达了东普鲁士,并在涅曼河与俄军主力形成对峙,那么奥斯曼帝国将会派出15万大军,全力进攻俄属乌克兰,以及克里米亚半岛。
然而,等到法国拿下柯尼斯堡之际,塞利姆三世始终借口“巴尔干局势动荡不安”,并在英国大使的反复劝说下,下令十多万军队在前线保持静默。
二十多年来,上述这般情景反复上演,法国向奥斯曼帝国慷慨输送先进武器装备,派遣军事顾问助力军队训练,甚至奉上大批黄金珠宝,可换来的,仅是塞利姆三世一次次的敷衍与推诿。
更令安德鲁怒不可遏的是,情报部门截获的密信清晰表明,塞利姆三世与小威廉-皮特的书信往来频繁,对英国的建议言听计从,在英法两国间摇摆不定,尽显墙头草姿态。
英国向奥斯曼帝国许下诸多诱人承诺,诸如给予更多贸易特权、提供丰厚军事援助,条件便是让奥斯曼帝国在法国与反法同盟的战事中,继续保持一种“暧昧的中立”。
塞利姆三世一边心安理得地享用着法国给予的好处,一边暗中与英国勾勾搭搭,这种背信弃义、出尔反尔的行径,彻底激怒了安德鲁,也让整个法国高层勃然大怒。
“这个卑鄙无耻、背信弃义的家伙!”国务会议上,安德鲁猛地发力,当众将他手中的酒杯狠狠砸向墙壁。“哗啦”一声巨响,玻璃碎片四下飞溅,在地上散落成一片闪烁的“雪花”。
紧接着,他大步转身,走向那幅悬挂于墙面的巨大世界地图,伸手抓起一枚鲜红的图钉,在奥斯曼帝国所处的位置上,用尽全身力气狠狠摁下,那架势,仿佛要将塞利姆三世彻底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