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胪寺正殿内,吐蕃使团再次齐聚。
赤松珠依旧桀骜不驯,而吐蕃副相则面带算计。
双方落座后,李谊开门见山:“上次不欢而散,和谈停了许久。今日,本王先说一下我们大唐的立场,县主和亲之事免谈,火器图谱乃我大唐机密,也绝无可能交换。你们撕毁旧约,不以人质换城池,可以。那就用蔡邦喜饶交换重启榷场贸易,不过,开放的地点必须能打通西域商道。同时,若吐蕃敢背弃盟约吞一次货物,贸易永久停止,大唐会重新用兵。不知贵国可有何新提议?”
吐蕃副相捋须道:“既如此,我们也不是不能让步。火器图谱乃大唐机密,我等不再强求。只要映月琉璃坊的琉璃烧制技术加上蔡邦公子,榷场贸易就可以重开,但地点却不能由你们唐人来定,只能开在两国边境。”
赤松珠也眯起眼睛道:“是啊,你们未免把那个蔡邦喜饶在王廷的地位看得太重了些!”
听到琉璃技术,殿内众人皆是一愣。
“琉璃烧制技术?怎么突然提到了映月琉璃坊?”有鸿胪寺官员不明就里。
“诸位有所不知,县主那家映月琉璃坊烧制的琉璃品相极佳,比西域传来的还要闪耀数倍,城中权贵趋之若鹜。订单早都排到了半年后,多少人拿着黄金都买不到呢!”另一官员答。
“好端端的,怎么扯到琉璃上头去了?”
“是啊,不要火器,改要琉璃,这转换未免太大了!”
刘绰心中暗笑,果然如她所料,吐蕃人已经盯上了琉璃技术。
“想做中间商赚差价?拿我们当冤大头宰?你们提的榷场重开也太过没有诚意了!”刘绰直指要害道。
元寺卿眉头紧锁:“是啊,这条件未免太苛刻了。榷场重开于两国都有好处,我大唐的茶叶、丝绸、瓷器也是你们吐蕃人急需的货品。若是只能在两国边境线上,唐人便不能与西域人直接交易,那大部分利润不都让你们赚去了?”
“苛刻?好处?”吐蕃副相冷笑,“诸位莫不是忘了,如今我吐蕃东道唐民众多,你们说的那些茶叶、瓷器、丝绸,我们并不缺。反倒是你们,急着重新打通西域商道,既能接着赚西域人的钱,又有机会接济孤悬在外的安西军。榷场重开,于大唐而言好处多多,于吐蕃而言可没什么好处。所以,这地点得由我们来定才行。而得到琉璃烧制技术是我们放弃火器图谱的条件。”
李谊眉头紧皱,目光犀利地看向吐蕃副相:“区区榷场贸易,我大唐还没放在眼中!真以为你们阻断了商路后,我大唐百姓就再不能与西域人贸易了?诸位大可去长安西市看看,有多少番邦货物正在售卖!”
鸿胪寺诸位官员也是义愤填膺。
“是啊,真是欺人太甚!”
“区区一个榷场开放,又换人质,又要琉璃的,想得倒美!”
“这是拿我们当傻子呢!茶叶丝绸瓷器的钱,他们要赚,琉璃的钱也想赚?”
“物以稀为贵,听说,如今映月琉璃坊的一件琉璃摆件都能换长安城一座宅子呢!”
吐蕃副相丝毫不顾大唐官员的不满,继续道:“明慧县主可以不嫁去吐蕃,但也不能嫁去回鹘、南诏这几个吐蕃邻国。至于倭国、渤海国什么的,我们倒无所谓。”
元寺卿气得胡子直抖:“荒谬!县主的婚事岂是你们能干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