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浓眉小眼的男同学嬉皮笑脸地大胆问:“老师,那你找到了这样的爱情吗?”
宛宜的脑海飞速闪过子龙的身影,羞红了脸,不知如何作答。
另一个同学大声叫道:“你这不废话吗?师公对老师肯定很好。你看,老师耳朵都红了。” 全班同学看着宛宜羞红的脸哄堂大笑。
宛宜自己也不知觉地笑了,而后努力定一定心,端正脸色说:“静一静,静一静,好好学诗。”
宛宜和子龙各有各的工作,毫无疑问,在人格上、经济上是平等的,所以他们都是独立的挺拔的“树“,而不是一方依附于、借势于一方。
宛宜爱子龙,也爱他的爸妈,爱他生长的那个家。
世上有灵魂伴侣,精神上相互理解,相互洞知;也有放荡不堪,只是为了追求肉体交欢的伴侣;也有精神上和肉体上达到和谐统一的伴侣。
那么,宛宜和子龙属于哪一种?
放学后,学校领导临时组织了一场教学研讨会议。等到开完会,宛宜匆忙赶回家的时候,子龙正在切菜做饭。
宛宜放下包,悄悄地蹑手蹑脚地走进厨房,从背后抱住子龙,子龙的身体惊得一颤。
宛宜轻声细语地问:“做什么菜呢?”
子龙镇定自若地放下还未切完的包菜,挣开宛宜的双手,把肉拿到水池边,说:“包菜炒肉而已。”
宛宜喜乐乐地拿起菜刀,接着切完包菜。
饭毕,宛宜和子龙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宛宜问子龙有没有读过舒婷的《致橡树》这首诗。如果没有读过,宛宜会高兴拉着他分享这首诗;如果读过,那就更好了,说明自己和他有某种心有灵犀。
子龙说自己读过,而且很喜欢那首诗。
宛宜双眼兴奋起来,问:“真的?”
“……”
“我们讨论一下这首诗好不好?”宛宜撒娇地摇摇子龙的臂膀。
“嗯。”子龙的眼睛依旧不离开电视屏幕。
宛宜欢喜地从包里拿出诗来,兴趣盎然地把诗拿到子龙面前,说:“来,我们一起看这一份。”
子龙瞟了一眼。
宛宜浑身洋溢着甜蜜,说:“这首诗里,我最喜欢里面的‘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子龙拿起遥控器换了一个台,咕哝:“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生相依。”
“你最喜欢这一句嘛?”
“不,我最喜欢的是‘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会背这首诗啊?”宛宜惊诧不已。
子龙胸有成竹地点点头。
“你为什么最喜欢那一句啊?”宛宜真诚好奇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