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一名番子到了王笑面前,汇报起来。
“因徐维是寄宿在侯家,许多情况卑职都是从侯家打探来的……他当年被发配到贵州毕节卫,牵连了家小,他父亲、儿子都死在发配途中,妻女被发配教坊司,他妻子当时便自尽了……
六年前,徐维得以还乡回上元县,还从贵州带回了一个妻子和一对儿女,据说他这个新妻子是贵州的乡绅之女,正是她托关系救了徐维,还跟着他回到南京。”
王笑点点头,问道:“他来济南应考,家小都带来了?”
“没有,留在商丘侯家,打算任官后再接来。也算是携家归附。”
“商丘……”王笑想了想,道:“知道了。”
他之所以特意问这件事,是因为他看过徐维的试题,意外发现这人竟然颇有些新锐的想法。
而且答案里还留着一些未尽之言……
但王笑也懒得去找他讨论。
又不是科举,金榜题名了还要给他们办一场琼林宴,全部分派下去工作才是正经……
……
徐维有些失望。
他努力考了魁首,又特意在试卷上写了王笑感兴趣的内容,本以为王笑也该接见一下自己才是。就像很多年前,他金榜题名,在金鸾殿上拜见先帝。
他甚至还特意找了一本宗太冲的书,在书页上抹了毒药……
脑海中已规划好一个刺杀的过程。献上书,从容离开,等王笑翻到那一页,一切就完成了。
徐维还想过,若是那样,自己可以不去见那个失散多年的女儿,让她完全与这场刺杀脱开关系。